《中原藏珍·讲述》第二十六集—海兽葡萄镜

时间:2021-01-13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王肃-2

  文明桥梁的“鉴”证

  铜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很高的一种物品,正面收录着当时人们的喜怒哀乐,背面浓缩着时代的审美取向。我们看到的是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内的海兽葡萄镜,它直径19.9厘米,重1.65千克。这枚铜镜形制较大,工艺精美,纹饰丰富生动,镜背采取满花式构图,以瑞兽和葡萄枝叶为纹饰主题,细密而又繁冗。镜背以一凸弦高棱分为内、外两区,中央的瑞兽镜钮呈静态匍匐状,看上去结实稳定,内区六条瑞兽相间绕钮嬉戏,奔跑跳跃,或俯或仰,憨态可掬;瑞兽间还点缀累累葡萄,葡萄枝叶繁茂,果实饱满,翻越蔓延至外区。外区不同形态的瑞兽与禽鸟相间环绕出没于葡萄枝叶之间,外缘一周叠起云纹,边缘卷起,整个画面呈现出空间的无限延伸感。

DSC03611

  “海兽葡萄镜”之名出自清代梁诗正等人修撰的《西清古鉴》,海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般象征瑞兽,葡萄纹最早流行于中亚、西亚,魏晋时期,葡萄纹的金银器自西域传入中原,到了唐代,葡萄纹成为铜镜、建筑及其他器物上广泛使用的纹饰,具有“多子多福”的吉祥含义,由此可知,海兽葡萄镜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更被许多学者称之为“凝结了欧亚大陆文明之镜”。

DSC03612

  在中国制镜史上,唐代是继汉代后的又一高峰,唐代工匠在铜料中增加了锡的比重,使铜料看上去净白如银,在造型上也突破了只有圆形的局限,出现了菱花形镜、方形镜,甚至是带柄形镜。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海兽葡萄镜主要流行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后经丝绸之路向西传入西域伊朗等地,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可谓影响深远。

DSC03652

  河南位于“天地之中”,不仅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有着重要影响力,在今天也成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更是文明互鉴的桥梁。鉴古识今,丝绸之路促成了古代世界东西方的第一次历史性互动,相知相和方能共进共荣!

编辑:田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