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联络站建设激发基层人大新活力
时间:2020-12-1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让人大代表更好更紧密地联系人民群众。要推进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明确联系的工作内容,完善联系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代表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和要求的处理反馈机制。
金水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河南省、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统一要求,结合金水实际,以星级代表联络站建设为依托,创造性推进代表活动阵地向基层延伸、向行业拓展,打造了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联动履职的新机制。
层层延伸,打造“三位一体”活动平台
把代表联络站的触角延伸至街道、社区、行业,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代表。
在街道层面,设立17个街道代表联络站,为驻街道各级人大代表提供学习交流等服务。
在社区层面,按照每个社区联络站服务3—5名人大代表的原则,建立89个社区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代表接待选民提供阵地,为选民反映问题提供场所。
在代表层面,打破代表之间的层级界限和区域界限,探索建立10个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科技创新、教育、文化传媒、医疗卫生、法律、城市管理、社会工作、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三农)。
在居民楼院,全区20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民情联络员,将基层人大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全部楼组、代表履职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所有选民,做到了驻区人大代表不出千米找到站点,选民不出社区找到代表,实现了代表基层活动阵地全覆盖。
标准统一,建设服务代表的履职之所
代表基层活动阵地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开展履职活动、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金水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创建工作的意见》,一是做到“建设”有标杆。深入开展“星级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活动,规范建设标准,严格“九有六簿一表”(九有:有场所、有牌子、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台账、有档案;六簿:代表信息、主题活动、学习培训、接待选民、建议办理、履职登记六个档案簿;一表:选民意见反馈表)建设要求,落实“一厅三室”工作标准,即代表联络站要设立代表议事厅、代表接待室、代表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为代表履职学习、选民反馈问题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做到“管理”有规范。建立联络站学习、活动、议事、接待选民、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对联络站运行进行规范,对代表履职程序进行明确。三是做到“履职”有亮点。坚持“一站一特色”的工作理念,鼓励各联络站依托代表特点,设置功能设施,创新活动形式,打造了健康大讲堂、爱心时间银行等履职微平台。
活动丰富,形成服务群众的聚心之家
密切代表和选民的联系,是联络站建设的职责和初衷。金水区人大常委会根据街道、社区、行业联络站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常态化履职机制。
在街道代表联络站,每季度,开展“代表双活动日”活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20日,各街道联络站组织驻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以“知情知政”和“代表交流”为主题的代表履职活动,让代表在了解区情、民情的基础上,探讨工作方法,交流履职心得,共同推动重点民生问题解决。
在社区代表联络站,每月,开展接待选民活动。每月10日,坚持开展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困”为主题的“代表统一接待选民日”活动,组织驻区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在社区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面对面和选民交流,零距离倾听民声,心贴心服务群众。10年来,通过这一常态化的联系服务选民渠道,督促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实现了群众心声由被动反馈到日常主动传递、基层矛盾由事后补救处理到事前有效化解的双重转变,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在行业代表联络站,建立“行业代表主题履职日”。把开展特色化履职活动作为代表履职的重要载体,探索建立“行业代表主题履职日”制度,行业代表联络站每两个月组织驻站四级人大代表,围绕行业发展特点,确定履职主题,进行调查研究,走访接待选民,共同商讨对策,形成了四级人大代表联动履职的工作合力。在这一机制的激励下,代表们入社区、进企业、访选民,增强了服务为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 薛燕)
编辑:阎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