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大组织新闻媒体赴新乡开展集中采访之平原新区篇:不一样的“桃花岛”

时间:2020-11-22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河南人大网记者 高利国)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具有智力、行业、资源等多种优势,是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河南共有五级人大代表17万名,他们与人民群众联系最贴近、最紧密、最直接,不仅是脱贫攻坚的监督主体,也是脱贫攻坚的参与主体。

为深入了解人大代表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11月18日至20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欣带领由人民网河南频道、智慧中国杂志社河南记者站、河南广播电视台、大河网、大河报、河南法制报、河南手机报、省人大融媒体中心等媒体组成的新闻采访组,到新乡市围绕人大代表助推脱贫攻坚、代表联络站建设等工作开展集中采访活动。

在新乡平原示范区盐店庄村采访

“盐店庄原来是‘盐店庄,荒滩地。晴天沙,雨天泥。种啥啥不长,天天饿肚皮’,现在是‘盐店庄,人真能,种桃种出大文明,过去穷荒滩,现在花果山’。”省人大代表、新乡平原示范区盐店庄村支部书记关源群说。

省人大代表、新乡平原示范区盐店庄村支部书记关源群回答记者提问

2008年,关源群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就想,怎样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把荒滩变良田,提高老百姓的收入,经过认真考察、反复论证,确定了“发展优质早熟桃种植”的思路。“刚开始,村民持怀疑态度不敢种,担心桃熟易烂,不耐贮运,怕挣不到钱。我带领党员干部试种了80亩桃树。两年后,喜获丰收。”关源群说,“为了扩大影响,我编了句简单易懂口号叫‘听话等于挣钱’。”看到成效的村民纷纷加入种桃大军,几年后即喜获丰收。

大家都种桃子,产量上去了,销路如何打开?关源群又全国各地跑销路,北上广、沿海城市跑个遍,帮黄河滩区的桃子打开销路。到了2019年,村里桃树种植发展到1万多亩,有了“万亩桃园”的美名,老百姓年人均收入达到13000多元,顺利实现脱贫,并带动了周边30个村的桃树种植。“现在我们在延伸产业链,做桃花鸡、酿桃花酒、打造桃花坞、制作桃花扇……全方位打造‘桃花经济’。”关源群说。

37岁的蒋红超曾经也是一名贫困户。高中时期,因为要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孝顺的他主动辍学。2011年,村里号召种桃树,免费提供树苗、教授技术,他把家里的十几亩地都改种了桃树。2016年,他靠着种桃年收入已达到10万元,当年实现了脱贫。


走进河南宏达集团车间

“我从很早就在厂里干,身体残疾,厂里就给我派了最轻的活,就看看大门。”在河南宏达集团,员工尚建厂对记者说。河南宏达集团始建于1994年,创业初期,公司仅有24名贫困农民,经过27年的发展,已成为拥有16家子公司、跨领域生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宏达集团的掌舵人尚广强是一名省人大代表,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去娱乐场所,理理发洗洗澡,每个月仅开销100元,他的司机都觉得不可思议。对自己和家人极度“吝啬”的尚广强支援家乡建设的时候却是慷慨解囊,不遗余力。他多年来致力于扶贫事业,带动周边地区建立木材加工厂80余家,安置从业人员2000余名;带动600余名贫困职工和36名残疾人脱贫;开展村企共建,让企业所在的荒庄村实现整村脱贫,为黄河滩区贫困群众带来了致富的希望,托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公司每年招工时,尚广强都留出固定名额安置贫困群众,他还专门留出门岗、仓库、保洁等劳动强度小的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并且在工资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在他的帮扶下,该村于2014年实现整村脱贫。

输血不如造血,为帮扶更多贫困村脱贫致富,尚广强扶持周边贫困村兴办木材加工厂,不但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资金上的扶持,而且收购其加工的产品。


在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采访

在采访中,记者切实感到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发挥参与带动作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中,党政领导代表既挂帅又出征,切实承担起组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的责任;专家学者代表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服务脱贫攻坚,破解发展难题;企业代表把脱贫攻坚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注重产业扶贫,为贫困村拓展就业和增收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基层一线代表紧密联系群众,及时反映群众呼声,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增强内生动力,充分凸显代表的主体地位,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力助推了我省脱贫攻坚工作进程。

编辑:谢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