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家山乡代表之家的“三三四”

时间:2019-08-16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近年,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人大主席团在建设代表活动阵地工作中,结合本乡实际,实施“三三四”工程,大大提升了“人大代表之家”的建设水平。

  ——强化三个保障。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乡人大主席为组长的“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强化资金保障,从财政中拨出专项建设资金5万元,专款专用,用于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强化督导保障,成立督导小组,通过与代表交谈、查看资料等措施,定期不定期对“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情况进行督导,保障建设进度。

  ——抓牢三个环节。统筹处理建设、管理、使用环节,不断夯实基础建设。建“家”标准化:建立代表活动场所,总面积260余平方米,配备文件柜、空调等办公设施,在活动室门上方悬挂“人大代表之家”牌匾,为代表们订阅《中国人大》、《人大建设》等报刊和学习资料,设计代表信息版块并上墙公示,努力做到硬件设施达标。管“家”规范化:结合实际,建立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建立5个工作簿,即点名簿、活动记录簿、联系接待选民和信访登记簿、征求选民意见簿及小组会议记录簿,做到有迹可查。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人大代表联系行政村、学校、卫生院、企业等单位,代表活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家”用常态化:通过“人大代表之家”这一阵地有效开展活动。组织代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向乡政府建言献策。建立群众定期评议代表机制,充分调动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代表作用。发挥人大代表信息广、资源多等比较优势,引导代表投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鼓励人大代表带头行动,在促进发展中积极作为。

  ——践行四个“家”的理念。大力建设“学习交流之家”:组织培训代表,不断提高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开展法律知识、十八届四中全会知识等专题培训活动,组织代表学习《代表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如何当好基层人大代表”主题讨论会,激发广大代表依法履职、助力山乡崛起的坚定信心与极大热情。大力建设“联系选民之家”:在乡机关门口设立人大代表信箱,便于选民随时表达意见。实施“群众接待日”制度,代表小组每月定期到基层接待群众来访,并结合平时走访、调研等活动,使人大代表充分接触选民,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2014年以来,代表小组已进村调研32次,走访群众800余人次,征集到意见、建议167条,梳理出问题30个,及时向乡政府反馈,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工作。大力建设“问政监督之家”:每月在“人大代表之家”组织一次乡党委、乡人大、乡政府三方联席会议,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等群众关心的重点工作进行监督,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注重做好代表建议办理的跟踪监督工作,力求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大力建设“服务群众之家”:在元旦、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代表小组成员走村入户慰问困难群众,进一步密切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树立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