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高新才: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河南要将经济枢纽转化为枢纽经济

时间:2019-03-14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大河网记者田凯中)“米字高架南北,枢纽东西纵横。今天的河南在全国经济板块中已经从几十年前的低洼地逐渐隆起。下一步把握历史机遇,转型升级,从现在的经济枢纽发展成枢纽经济,是河南建成内陆开放高地的关键。”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就区域协调、黄河生态带、建设“双一流”等话题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

  关键词:枢纽经济黄河生态带建设“双一流”

  区域协调发展是此次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天,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面对新时代国家机遇,河南如何高质量发展?

  将经济枢纽转化为枢纽经济

  高新才说,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国内的改革和向外的开放,经济释放了巨大的潜力,“量”的扩充已达到很大规模,在“量”的扩充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为了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轨道,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河南这几年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跨入到全国经济发展大省的行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2018年,郑州经济总量进入了"万亿俱乐部"的行列。因此目前河南发展问题不再是从"低洼"向高水平看齐,而是面临着向高处走、真正崛起的历史阶段。

  “河南处在中原,地理位置优越,‘米’字形高铁贯穿南北,本质上决定了河南的开放性。”高新才说,“河南有来料加工、高端服务业、集散枢纽港,国家又把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等优惠政策给了河南,所以河南要站在枢纽位置谋划发展,把各种经济要素整合,将经济枢纽转变为枢纽经济,形成一种新的经济业态。”

  “河南是物流中心,打造枢纽经济,就要围绕着区位优势,主动配套各种设施、服务、人才和政策等,营造出一个发展的大环境。”高新才认为,“将来河南不仅仅是一个国内的(交通)交会点,更是在一个区域当中、在国家范围里边,甚至在全球当中,是一个经济增长极、一个制高点。”

  就结构转型高新才认为,转结构就是把结构升级转化。他说,河南要从人口大省转变成人力资源大省,需要引进高层次技术专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县域经济为抓手,更多地关注社会和生态,依靠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逐步转型到共享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是为了谁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

  加强协调共建“黄河生态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沿黄九省区考察指导工作,对新时期加强黄河保护提出明确要求。

  同饮一河水,共佑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理念定位到战略布局、从战术措施到创新探索,让保护黄河、治理黄河的蓝图更加清晰。新时代沿黄儿女如何保护黄河,黄河向何处去,来听听高新才代表的建议。

  “我觉得今年河南代表团这个(建立黄河生态带)提得太好了,早该实施了。”高新才说,“进入新时代,人民需求的主要矛盾变化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加,生态这块就显得非常重要。”

  高新才介绍说,黄河生态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包括河洛平原、汾河平原、关中平原、渭河谷地等,在整个在国家文明层面处于重要地位,同时黄河生态地位也十分重要。

  针对黄河生态带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新才给出了六个方面的回答:一是水污染的治理。黄河流经的区域,人口密集、工业密集,向黄河排放废水应统筹规划,强化监督管理,尽量减少、减轻和防止对地面和地下水体污染。二是水土流失方面。应按照水土流失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上下游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三是黄河湿地保护。黄河和黄河湿地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的再生产系统,由于过去过度开发湿地使湿地遭到很大破坏,目前应加强生态湿地保护,保证植物、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和动物、生物融合的多样性。四是生态建设。主要包括黄河沿线造林种草。五是黄河生态带的产业方式转变。黄河流域包括在黄河生态带的建设里边,要调结构、转方式,保证整个流域畅通,加强对整个流域大气、工业、土壤的治理。六是加强协调。治理的核心在于协调上下游、省际关系,需要切实把黄河生态带融入高质量发展当中。

  建设“双一流”,地方高校应如何发力?

  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最根本的发展逻辑,也是高校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高新才说:“‘双一流’建设是国家战略,面向的是全国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旨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在新时代建设‘双一流’,地方高校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地方高校可以先在学科方面实现一流,再在学校整体层面进入一流。”结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际,高新才表示,“我们要以建设‘双一流’为动力,实现学校发展由外延向内涵的实质转变,推动学科建设发挥更好的‘龙头’引领作用,同时凝练学科方向,找准自身特色,建设新型智库,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文化’,加强国际交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地位,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辐射‘一带一路’,建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高新才代表在小组会上大河网记者高利国/摄

  


编辑:田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