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个“儿女”一个“妈”——全国人大代表买世蕊的爱心故事

时间:2017-03-07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今年54岁的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糖烟酒总公司董事长买世蕊,自1981年参加工作就投身公益事业。36年来,她帮助过的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和失足少年有300多人,投入资金达200多万元。

    这个坚强美丽的回族女儿,把博大的母爱洒向最需要关爱帮助的孩子们,用柔弱的肩膀为他们的未来撑起一片晴朗天空。而孩子们在她的呵护下走出阴影,脸上重新绽放笑容,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感激买世蕊,深情地喊她“妈妈”。

    300个孩子一个妈,这个故事美得像个童话。

    孤女不“孤”,妈妈的“光”照亮世界

    3月3日上午,省会郑州某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一名化着淡妆的职业女性正对着电脑专注地处理业务。她叫王璐璐,大学毕业后工作8年多,已成为部门的技术骨干,月薪6000多元,每年还有近两个月的带薪年假。

    谁能把眼前这个朝气蓬勃、从容自信的靓丽女士,与16年前那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联系到一起?

    2001年,王璐璐母亲离家出走,下岗在家的父亲又被诊断出淋巴癌晚期,马上就要参加中招考试的小璐璐,不得不暂停学业来照顾父亲。一想到重病的父亲随时可能撇下自己撒手而去,小璐璐就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当时还是新乡市糖烟酒公司一个门市部负责人的买世蕊听说后,主动登门,送来8000多元爱心款。

    16年后,王璐璐回想起她与买世蕊的这次相见,连连感叹:“我就记得我妈(买世蕊)的笑容很美很温暖,她身上仿佛带着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世界!”

    让小璐璐没想到的是,这个“漂亮阿姨”并不是来一次就走,而是在此之后经常出现在她家,每次都给她父亲带来营养品,也给她带来新衣服和学习用具,温言细语地安慰她鼓励她,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

    更让小璐璐想不到的是,父亲去世后,买世蕊把她搂进怀里,怜爱地说:“闺女别怕,还有我!以后你的生活和学习费用我包了,你就把我当成妈妈吧!”

    奇妙的母女缘分就此展开。买世蕊从工资里挤出“专项经费”,全力给小璐璐提供安定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她顺利升入高中,成功考入军校,又在毕业后找到工作并自食其力。

    “我更感激的,是妈妈的陪伴。”王璐璐说,买世蕊工作很忙,也有自己的家庭,同时还在帮助其他人,但从来没有忘记她这个女儿,隔三差五来看她,时不时地通电话,关心她的成绩关心她的成长,有时甚至还有点“唠叨”,彻底填补了“母亲”的空白。

    “我妈妈也有‘小女人’的一面。”王璐璐说,十几年感情沉淀,买世蕊变得和普通妈妈一样充满了“烟火气”,生怕她“嫁不出去”,天天催她快点结婚生孩子,还到处托人给她介绍对象,让她又好笑又无奈。“总是为女儿操心,这就是‘妈’啊!”

    有妈妈的呵护,才有“春蕾”的绽放

    2016年夏天,卫辉市后河镇三合庄村18岁的姑娘程雅平,以高出“一本线”近20分的成绩考入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成为全村第一个考上一本专业的大学生,被乡亲们赞为村里的“金凤凰”。

    就是这样一个让村民们扬眉吐气的“金凤凰”,当年却差一点被扼杀在“摇篮”里。

    “爷爷奶奶年迈多病,家里穷得叮当响。”程雅平告诉记者,她仅上了半年学前班就再也交不起学费,被父母留在家里干家务、做农活。一心想上学的她,除了哭闹别无他法。

    2004年5月,买世蕊在卫辉市后河镇学校成立了“世蕊春蕾女童班”,让40名家庭贫困的女童走进校园,并一直资助她们到高中毕业。6岁的程雅平幸运地成了一朵有人呵护的“春蕾”,高兴地走进了这个全省第一个以个人名义资助的女童班。

    程雅平说,买世蕊除了替她们支付学习、生活费用,每逢节假日,都要拿着新衣服、新文具来看望她们。暑假还要包个大巴把她们接到城里玩上几天。女童们感激买世蕊让她们有机会上学读书、接触外边的世界,都忍不住把买世蕊称作“妈妈”。

    “妈妈让我经历了很多‘第一次’。”因为买世蕊,程雅平第一次用上新书包、第一次接触了电脑、第一次逛了公园……这些“第一次”,都给她留下了非常美好的童年回忆。

    程雅平小学二年级暑假时,买世蕊带她们走进军营慰问表演,被允许登上坦克参观。她年龄最小个头也最小,怎么都爬不上去。买世蕊走过来温柔地把她抱上去,这个举动触动了她敏感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妈妈不嫌我身上脏。妈妈的手好温暖。妈妈身上的味道很好闻。她真的是‘妈妈’!”

    程雅平说,“春蕾班”的女童们全都出身贫寒,难免内向自卑。买世蕊针对她们每个人的优点长处,每一次看望她们时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她们高兴上好几天,逐渐变得自信、阳光。

    “春蕾班”的孩子们很懂事,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去年第一届“春蕾班”参加高考,40个孩子中23个超过“一本线”进入重点院校,剩下的也都顺利走进大学校门。

    “如果不是妈妈,我们这些贫困女孩,肯定大部分人已经出嫁生子了,哪有机会成为大学生?”程雅平说,7年前买世蕊成立第二届“爱心班”,她妹妹小雅芝也成了买世蕊的“女儿”。如今她放假回家,和妹妹最多的共同语言,就是“妈妈”买世蕊,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让她俩的亲妈妈“嫉妒”得不得了。

    高墙内的“母子情”,让失足少年获“新生”

    17年前,18岁的南阳方城青年肖秉峰(化名)因抢劫罪被判入狱15年。2005年,已在豫北监狱服刑4年、一直表现良好的小肖,因得不到家人原谅,情绪逐渐失控,一想到还要在铁窗内度过漫长岁月就“万念俱灰”。

    这时候,小肖从电视和报纸上得知买世蕊照顾孤寡老人、收养孤儿、热心公益事业的事迹,被她那母亲般善良的形象深深打动,就鼓起勇气给她写了一封信,倾诉自己对以往的悔恨和对新生的向往。

    让小肖喜出望外的是,买世蕊很快就给他回了一封长信,安慰鼓励他,还承诺要争取去狱中看望他。

    “2005年7月27日,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我日夜思念的妈妈真的来看我了!”小肖说,在接待室,买世蕊送来几本励志图书,带着慈爱的笑容,用心疼的目光打量着他。“别人见到我们就躲得远远的,她却愿意如此温和地对待我。不是妈妈谁能做到这一点?”

    在此后的几年里,“母子俩”书信往来不断,买世蕊又多次到狱中看望小肖。这种亲情的互动让其他服刑人员羡慕不已,也成为小肖热爱生活、积极改造的巨大动力。他重拾起“文学梦”,文章频频见诸报端,还被评为“省级罪犯改造积极分子”,先后获得4次减刑,2009年提前5年多走出高墙。

    “一出监狱大门,就看见妈妈美丽的身影在等着我!”小肖说,买世蕊把手头的工作全部推开,来为他这个儿子“接风”,还硬塞给他5000元钱,让他买手机和衣服。“我强忍着泪水暗下决心:为了妈妈这份情,我无论如何也要好好做人,决不能让妈妈失望!”

    小肖拿着这5000元钱,远赴广东打工,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不断积累经验与资金,先在当地承包酒店,去年又返回老家投资建起了主题酒店,真正当上了“老板”。小肖说,打工不易、创业更难,但每次遇到困难挫折时,他都会想起狱中的岁月,想起妈妈的叮咛,紧咬牙关撑了下来。

    2010年,小肖与心爱的姑娘走进婚姻殿堂,不久有了一个大胖儿子。去年国家二胎政策放开,两口子又生下个漂亮的女儿。“我带着媳妇孩子去看妈妈,把妈妈乐得合不拢嘴,当场给了3000元的大红包。看得出来,她是真的替我高兴!”

    “我能创业成功,能有幸福的家庭,全靠妈妈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拉了我一把,是妈妈让我有了第二次生命!”小肖说,他要以妈妈为榜样,也要活出个样子,在有能力的时候多帮助他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③6

    记者感言: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成百上千件好事难;帮一个人容易,帮几百几千人难;当一天好人容易,几十年如一日当好人,难!

    包括王璐璐在内,买世蕊收养、照顾了5个孤儿;2010年、2016年又成立了第二届、第三届“世蕊爱心班”,资助的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人数增加到近200人;她还是戒毒所的“常客”,义务帮教上百名吸毒人员。她把他们都看成自己的孩子。

    买世蕊还是很多伤残军人、孤寡老人的好闺女,是很多下岗职工的好姐妹。1981年买世蕊开始长期义务照顾20多名孤寡老人和100多名老军人,后陆续帮扶千余名下岗职工创业、再就业……30多年来,买世蕊靠诚信经营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又把挣到的大多数钱用于扶危济困。

    近几年,买世蕊组织了“世蕊爱心团队青年志愿者”,成员从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经常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她加入了“道德模范宣讲团”,不管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去传播文明、道德,平均每年要宣讲70多场。

    已经54岁的买世蕊,仍和30多年前一样满腔热忱、充满活力。她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扶危济困是我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影响更多人去做善事、做好人,我感到更幸福、更快乐!”

编辑:河南人大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