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农场主” 咱省或有绿色通道

时间:2013-03-09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月7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前来参加河南团审议,最近热起来的“家庭农场”成为媒体追访他的热门话题。记者采访得知,我省工商部门已启动专项调研,想注册成为“农场主”,或可走绿色通道。

        形式不固定 关键要能增产增收

     “我们要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余欣荣说,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粮食增产计划,将由300个县扩大到更多的县。

       他向记者们透露了增产目标,“到2020年,粮食基地县要增产三成以上”。同时,将全面推动实施粮食高产优质技术攻关工程,使一大批增产的、实用的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

       对家庭农场,余欣荣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但家庭农场在具体实施时的形式和途径,鉴于我国农业、农村情况的复杂性及区域的多样性、规模程度的不同,并没有具体形式。但有一点,家庭农场是“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关键是能够增产增收。

       家庭农场关键是扶持

     “家庭农场是个方向,但对农区尤其是粮食核心区,国家应该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昨天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说,河南省人均只有1亩多地,既要保粮食,又要养活一家老小,非常不容易。只有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出去,实现农民变市民之后,农业、农村、农民才有发展空间。

     “接下来就该适当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现代农业。”朱孟洲说,比如发展现在正在推进的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

     “家庭农场是个方向,关键是怎样扶持?”朱孟洲分析了一些实际问题——农业的风险问题很难预料,要“看天吃饭”。因此,每一个承包户都有风险担忧。这种情况下,土地流转未必能够加速。

       据了解,河南土地流转率不足20%,这一数据与河南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当。现在能够流转土地的大都是当地的种田能人或者是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注册“农场主” 

      或有绿色通道

      前不久,洛阳孟津农民陆利峰从孟津县工商局顺利拿到了“洛阳河之南家庭农场”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他的“农场”成为我省首家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他本人也成为我省首个“农场主”。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商局局长周春艳昨天告诉记者,目前在工商部门管理的市场主体当中,农村主要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009年,全国人大就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颁布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法》,这个法律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注册登记的标准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到2012年底,河南省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达5万多户,成为全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第二位的省份,仅次于山东。”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了家庭农场这个概念。周春艳认为,目前家庭农场原则上还是属于农业生产部门,属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范畴。“不过,家庭农场还是有了质的飞跃。”周春艳说,与以往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相比,家庭农场走的是综合发展,可以容纳更多产业,形式更加活跃,利润空间也更大。“它应该成为市场主体,也应该是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个方向。”

       周春艳还透露,目前河南省工商部门已经派了人员进行调研,“看看我们的工商职能部门能够为家庭农场这一经济形式做哪些前置性的服务。只要农民朋友有需求,从基层工商所开始我们就会开启绿色服务通道”。

编辑:河南人大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