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丨2015年11月起,我省所有设区的17个省辖市都有了地方立法权。两年来,拥有立法权的设区市都立了哪些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对当地产生了什么影响?
昨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开封、南阳、洛阳等地的11部地方法规的说明,这也是两年来设区市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地方性法规数量最多的一次。
大河报记者梳理发现,此次设区市立法亮点颇多,其中洛阳为保护洛浦公园立法,三门峡为保护大天鹅立法,开封、南阳为“城市绿化”立法。焦作、漯河等6市立法“瞄准”城市市容,内容却各有侧重。
数据
审查11部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立法进入高峰?
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定对立法法作出修改,地方立法权除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由“较大的市”扩大至所有设区的市(自治州)。
2015年7月、11月,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除未设区的济源市之外,河南省所有设区的17个省辖市都有了地方立法权。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共审查批准了12部地方性法规。而今年9月的省人大常委会一次性就要审查11部地方性法规,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省地方立法进入高峰?
记者了解到,今年设区的市立法积极性确实更高,不少设区的市报请了两部的地方法规。根据立法计划,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要做好设区的市拟提请的30部法规的审查批准工作。
从全国看,地方立法的数据如何?据悉,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273个市(自治州)中,已经批准确定可以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270个,占98.9%。其中,有256个市(自治州)已制定并批准地方性法规437件。
梳理
三门峡保护白天鹅立法,6市瞄准立法规范市容
设区的市想立什么法,并不能“任性”。根据法律规定,全国所有设区的市(自治州)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三方面都被赋予立法权限。
地方立法工作如何在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下,突出地方特色?此次,11部地方法规各具特色,值得关注。
●三门峡:10月至次年3月,白天鹅重点保护区禁飞无人机
三门峡市有“天鹅之城”的美称,此次《三门峡市白天鹅及其栖息地保护条例》就是为了保护白天鹅。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勋表示,该《条例》从酝酿到起草,前后进行了14轮大修。
根据《条例》,三门峡市将从白天
鹅栖息地“保护区”“重点保护区”“重点保护期”三个层面,对白天鹅进行层层递进的保护。
记者发现,条例设置了保护区内8类禁止行为,如:禁止擅自建造建筑物、构筑物,违者除限期恢复,还要被处2万元至20万元罚款;而在重点保护区的禁止行为比保护区增加了6条,包括禁止划船、垂钓、擅自放生等行为。
同时,规定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白天鹅的重点保护期,在重点保护期的禁止行为包括擅自飞无人机、放孔明灯、风筝等,层层设置对白天鹅保护十分贴心。
●洛阳、开封、南阳“爱绿”,为城市“绿化”立法
占地47平方公里的洛浦公园是贯穿洛阳城市的一条风景线,此次洛阳提请批准的是《洛阳市洛浦公园管理条例(修订)》。该条例新增了规定,禁止在公园内私搭乱建,同时规定了游客在公园内的8条禁止行为,包括烧烤、燃放烟花爆竹等。对于组织活动而破坏公园、设施景观的,可处1000元到5000元罚款。
开封、南阳两市报请的地方性法规为《城市绿化条例》,其中《南阳市城市绿化条例》的法律责任部分比较“人性化”,凡是能够纠正的违法行为,均采取“限期整改”等措施,只有“拒不改正”,才加以罚款处罚。
《开封城市绿化条例》为了增强法规操作性,对于擅自占用城市绿地的行为按照平方米处罚。另外,开封市区目前仅有36株古树,为了加强保护,对砍伐、擅自移植古树名木的处每株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6市立法“瞄准”城市市容,内容各有侧重
此次,焦作、漯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都瞄准城市治理,报请《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为啥6市集体看中同一个立法领域?省人大法制委相关负责人解释,目前规范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依据是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河南省实施办法》,这两个法规规章已颁布实施20多年。
随着城镇化推进,城市管理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立法的滞后无法适应当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需要。
尽管6市制定《条例》法规名称相同,具体调整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如:漯河市、驻马店市更注重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地下管廊建设、智慧城市管理等;商丘、周口则通过立法解决本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共享交通工具管理、公厕管理、养犬等问题;焦作、信阳针对本市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问题进行规范。
此外,平顶山市则报请了《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解决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