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关于我省职业教育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字体: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4-10-28

关于我省职业教育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2014年7月28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王艳玲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长期以来,省人大对我省职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这次又专门听取和审议职业教育工作专项报告,并组织开展问询,这是推动职教工作再上台阶的重要机遇,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代表省政府表示感谢!下面,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就我省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过去几年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我省实施职教攻坚计划和省部共建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以来,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职教攻坚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实现了由低位徘徊向快速发展的重大转变。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职业院校976所,其中高职由2007年的51所增加至77所,中职经过布局调整由1163所调减至800余所,校均规模由2007年的1613人,提高到2600多人;职业院校在校生236.5万人,其中高职89.3万人、中职147.2万人,与2007年相比,总量增加了35.43万人,增长20.6%,基本实现了中等教育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的目标。实施职教攻坚以来,全省职业院校累计培养毕业生470多万人,累计开展职业培训3300万人次,全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跨越性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高度重视,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放到强化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高度来谋划,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探索形成了“三改一抓一构建” 和“六路并进” 的思路,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08年以来,为强力推进职教攻坚,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制定一个文件部署推动职业教育工作,先后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攻坚工作表彰会、攻坚工作推进会、职业教育服务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现场会、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等6次重要会议,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省直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意见、职业院校编制标准、生均经费标准、教育教学专家评审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解决攻坚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实现了突破。各级党委、政府对职教发展和推动也给予了历史空前的高度重视,很多省辖市及县(市、区)将职教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 来抓,推动职教攻坚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就。目前,全省上下基本形成了“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经济、抓民生” 的共识,职业教育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二) 改革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重点推进了以下几项改革:一是改革办学体制。大力实施多元体制、多元投入办职教,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支持110多所职业院校开展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形式等多元化办学改革试点,吸纳社会资金40多亿元。民办职业院校达到325所,在校生40多万人,与2007年相比,增加16万人,涌现出了一批办学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的民办职业院校。二是改革办学模式。探索建立了由政府强力推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等广泛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成立了由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组成的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还先后成立了15个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同时,深入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全省建成职教集团62个,共吸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2122家,校企共同育人模式初步形成。三是改革管理体制。探索改革公共资源的供给机制,实行省属中职和高职高专生均财政拨款预算改革,依据在校生规模和就业质量,按生均标准拨付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和公用经费,有效提高了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同时,探索实施了发放职业培训券、给予培训补贴等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我省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2012年12月,教育部专门在河南召开了全国职教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暨职教集团化办学现场交流会。四是启动构建职教体系工作。在全省62所高职院校开展了“单独招生” 考试制度改革试点,推行“知识+技能” 招生考试改革办法。积极推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我省有2所本科院校入选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教育部今年1月和4月先后两次在驻马店召开会议,推广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三) 多措并举,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一是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机制。2008年以来,各级政府采取“财政倾斜投入一点、申报项目争取一点、对外招商引一点、担保贷款借一点、土地置换筹一点” 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职教经费440多亿元,其中公共财政累计投入388.7亿元,为职教攻坚提供了资金支持。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建设,18个省辖市规划、建设了17个集教育、科研、实训、生产为一体的职教园区,投入资金50多亿元,已入驻学校80多所、入驻学生30余万人。先后实施了69个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326个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299个省级品牌示范校和特色校建设项目,累计投资40亿多元,其中争取中央资金近17亿元,初步建成了一批能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职业院校。重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先后创建了89个“职业教育强县(市)”,带动资金投入30多亿元,有效改善了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启动了职业院校“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计划等,打造了由省级职教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职教领军团队。加强重点专业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建设了28个重点专业、196个重点专业点,制订22个专业教学标准,规划、研发100多本校企合作教材,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四是健全资助政策体系。从2007年起,逐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总额90多亿元,资助人次1600多万。2009年起实行县城以下中职学校和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共投入20多亿元,惠及280多万人次、覆盖了90%的学生,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德国“双元制” 模式河南本土化实验,在28所中职学校举办“中德班” 40多个、在校生近千人。先后选派60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德国、新加坡等国学习和交流,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四) 六路并进,职业教育有力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努力扩大职业院校培养规模。通过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开展城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等措施,努力扩大培养规模。6年来,全省职业院校累计向社会输送470多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六路并进,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各级政府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出其力、各计其功、集约利用、提高效能” 的原则,统筹安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民政、农业、扶贫、残联等部门的职业培训项目和资金,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 和“雨露计划” 等,面向城镇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年均培训350多万人次。通过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培训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支撑了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为我省“三大国家战略” 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省职教工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办学的意识不强,一些职业院校没有树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的办学理念,职业院校布局、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不高,实训基地建设落后于企业生产实际,职业教育服务企业、服务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现代职教体系不够完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不够畅通。二是体制机制不畅,办学活力、动力不足。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比较单一,办学模式比较封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严格, “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 的规定以及就业准入制度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薄弱。教育投入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职教发展的需要,相关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不少地方没有依法依规投入职业教育经费,个别市、县(区)未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教育附加的30%没有足额用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项目建设配套资金不能足额落实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省政府启动实施的职教攻坚二期工程,对今后五年我省职教改革发展做出了安排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继续全面落实“三改一抓一构建” 和“六路并进” 的职业教育工作思路,以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品牌示范院校、特色院校建设为抓手,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为突破口,适应需求、深化改革、加大投入、提升质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 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重点,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业绩考核指标,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好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布局和规模,推动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促进职教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高新区融合发展。

        (二) 持续深化职教改革。一是改革办学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二是改革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在全省所有职业院校实行按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和就业状况核定财政拨款的办法,逐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三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办校进厂、订单培养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四是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规划、统筹、服务和基本保障上,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推动职业院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学校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机制。五是改革职业教育评价制度。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劳动价值创造能力作为评价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以培养质量和服务贡献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作用,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

        (三)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重点,也是必须聚焦的主攻方向。一是要统筹办好各层次各类型的职业教育。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二是加快推进中、高职在招生考试制度、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有机衔接,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三是要建立学习成果和积累转换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向选择、横向融通。四是加快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开放衔接,积极发展多形式的继续教育,为受教育者在职场与校园的流动转换提供便利。力争到2020年建成适应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机衔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开放兼容的现代职教体系。

        (四)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重点是支持建设10所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100所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特色职业院校。围绕这些目标,主要实施好“四个计划”:一是实施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计划,重点建设300个左右品牌示范专业点和5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二是实施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500个左右的综合实训基地,其中100个左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三是实施“双师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建立“双师型” 教师长效补进机制,职业院校可以将其编制总数的30%用于聘任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四是实施信息化建设计划,建设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和标准化数字校园,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五) 着力提升发展保障水平。一是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分类制定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加大县级以上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经费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三是实行中职学生免学费制度。将中职学历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服务范围,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对中职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四是完善政策配套。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的要求,制订各类专项政策,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特别要在加大经费投入、加快骨干院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六)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 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 等国外先进经验,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

        三、几点建议

        (一) 完善相关法规。建议省人大结合我省实际,将一些经过职教攻坚实践、已经成熟的政策措施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创造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法制环境。比如修订《河南省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启动《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职教相关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

        (二) 强化监督检查。建议省人大加大对各级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的监督、问询力度,加强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推动就业准入制度的落实,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三) 加强指导支持。职业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恳请省人大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工作,继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谢谢!

版权所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豫ICP备05016546号
电话:0371-65954030(总值班室) 邮编:450003
地址:郑州市纬二路五号院 电子信箱:hnrdxxjsz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