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其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向大会报告我市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联动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做法
接到省人大方案后,我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重点做了五项工作。
(一) 认识重大意义。我们深刻认识到,组织全省各级人大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联动监督,既是省人大立足我省农业大省、生态大省省情开展的重要监督活动,也是省人大践行群众路线,推动人大工作“接地气”、惠民生的实际行动。同时,南阳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双重政治责任,在南阳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联动监督,依法促使各级政府把此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 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及时调整工作安排,适时把开展联动监督纳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计划,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二是建立以常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动监督活动领导小组,成立办事机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12个县区人大常委会也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级活动的组织工作。三是召开由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城建环保工委主任,政府主管领导、市直、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人大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常委会分管领导作动员报告,政府主管市长就自查自纠工作作出安排。
(三) 精心制定方案。把制定一个重点突出、切实可行、便于落实的方案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环节。一是认真听取市政府及环保、农业部门的汇报,明确监督工作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二是召开重点县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部分基层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座谈会,就检查内容、检查方法进一步听取意见。三是提交主任会议研究审核,做进一步修改。通过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形成的方案既体现了省人大的精神,又突出了南阳特色。方案提出的检查重点包括: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高标准粮田、工业“三废” 处理、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重要农产品基地、蔬菜基地等。
(四) 抓实检查调研。把检查调研作为开展活动的重中之重,主要在四个环节上狠下功夫。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把开展检查调研与“环保世纪行” 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媒体记者随机采访,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违法行为,主流媒体共刊发系列报道12篇。在创新检查组组成上下功夫,检查组既有熟悉环保、农业工作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又有来自企业、农村的人大代表,还有研究检测机构的专家学者。在深入检查上下功夫,检查组先后深入淅川、新野、方城等6个县区,实地察看测土配方施肥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等38个项目,走访基层干部群众、人大代表400多人,召开座谈会6场,现场采集样土17个,从而掌握了大量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在加强指导上下功夫,先后三轮派出人员赴12个县区检查指导,了解情况,掌握进度,提出建议,推进工作。截至目前,12个县区检查调研工作全部进行完毕,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检查报告,其中6个县区已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了审议。
(五) 认真组织审议。市人大常委会于8月下旬召开会议,专门安排半天时间审议市政府的报告,邀请部分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基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并做重点发言,让政府听到来自基层的呼声。会议充分肯定了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提出了对土壤污染底子不清、治理不力、投入不足、宣传不到位、检测能力差等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摸清底数,广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严控新建项目污染向土壤转移,加大工业污染、农村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高度重视南水北调水源区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审议意见已交市政府研究处理,要求在三个月内处理完毕、报告结果。
二、初步成效
(一) 各级政府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通过这次联动监督,各级政府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活动开展过程中,我市市县两级政府都成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尽快启动土壤污染现状的普查工作,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摸清全市土壤污染的类型、范围、程度以及重污染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分析成因危害,拿出意见对策,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十三五” 规划。同时,全面启动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清洁家园行动”。
(二) 人民群众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意识有所增强。这次联动监督活动,我们把宣传普及环保法律知识贯穿始终,市县两级电台、电视台和南阳日报社、南阳晚报社不仅全程报道了活动的开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还在南阳日报开设专栏,定期刊登记者在跟踪采访中发现的先进典型和反面教材,以案说法,普及法律知识。
(三) 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次联动监督活动,我市各级人大常委会把人大监督与代表监督结合起来,把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把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与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结合起来,有力度、有震动、有效果,为进一步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据统计,这次活动全市共有500多名人大代表参加,各级媒体共报道100多次。
三、几点建议
(一) 尽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专门法规。大家反映,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律条文分散在《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农业法》、《土地法》等法律法规中,且大多比较笼统,执法主体也各不相同,执行起来很难操作。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加快立法步伐,出台相应法规,规范这项工作。
(二) 协调有关部门在一定范围内解密相关资料。据市环保、农业部门反映,前几年,我市有关部门配合省开展了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取得的数据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协调省直有关厅局在一定范围内予以解密,为地方政府开展工作和人大实施监督提供依据。
(三) 在全省各级人大持之以恒开展联动监督活动。基层人大的同志反应,这次联动监督选题准、形式新、方法活、力度大、效果好,有利于强化人大监督职能,有利于推动问题解决。建议省人大认真总结活动中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每年选择1-2项全省上下普遍关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统一部署、分级组织、上下联动,在更大范围内促进问题解决,推动这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