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省人大常委会昨日对行政审批改革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字体: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5-09-26


       昨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对我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李克、省工商局局长周春艳、省地税局局长智勐、省卫计委主任李广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朱长青、省环保厅厅长张庆义、省人社厅厅长杨盛道、省住建厅厅长裴志扬等当场作答。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出席并讲话。他说,一要提高认识,锲而不舍,坚定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注重提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效果。三要精心组织,协同配合,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落实。
       问题
       各地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数量为何差别很大?
       常务副省长李克:有些地方和部门认识不够到位,力度不够大
       之前,省人大常委会专程到郑州、焦作、鹤壁等地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调研,昨天的专题询问,有常委会委员根据调研情况发问:我省各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式甚至结果,差别都比较大。省政府将怎样用法治的思维和方法,进一步推动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常务副省长李克作答:“这个问题在工作中是存在的。”他说,一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能做到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另一方面,改革面临很多新情况,需要各地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改革举措。
       李克介绍了省政府下一步将着力抓好的四方面工作:一是职权法定。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行使职权。凡是没有明确的就不可为,做了就是违法,就要问责。
       二是清理调整。目前正在开展对行政审批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调整。
       三是规范有序。对当前各地存在的方式、方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细化规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口径程序。
       四是公开透明。改革的过程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布,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这位常委会委员继续追问,在调研中,他发现各地经过削减后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有的有二三百项,有的有一百多项,最少的已经降低到60多项,“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有些地方和部门认识不够到位,力度不够大,改革的进程相对慢一些,这是工作中要注意而且要坚决纠正的。”李克说。
       另外,出现各地的情况不一样,还在于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从初期到现在,基本上项目是从当初沿袭下来的,各地在列目录时,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口径,特别是大项目和子项目,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李克说,下一步要制定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公布出来,对各级政府保留行政审批事项的名称、数量、实施依据、实施主体进行统一规范。
       问题
       奇葩证明那么多,公安机关咋便民?
       省公安厅副厅长吕宏跃:身份证、户口本就是法定最权威的证件
      “证明我是我”、“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样的奇葩证明让老百姓叫苦不迭。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关注到了这一点,有人提出:“社会上出现证明多、证明难、证明繁的现象,给群众办事和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公安机关为群众出具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也比较繁琐。我省公安部门出台了哪些方便措施?”
      “前不久媒体广泛报道了证明‘我是我’、‘我妈是我妈’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省公安厅副厅长吕宏跃表示:省公安厅党委也看到了这些报道。
       他说,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许甘露多次要求各地进行调研,清理整顿抓紧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调研梳理基本完成,涉及需要给公民开证明的有16大类,每一类如果再派生,可能涉及上百种类,比如户籍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健在证明、违法违纪证明等。
       他举例:比如群众到银行取款,到保险公司办理业务,到房产公司办理业务……往往要求公安部门出具一些证明。“今年6月,我们明确提出需要整改的20项重大内容,其中包括群众办证难,办证繁的问题,要求全省抓紧时间解决。”
       吕宏跃特别强调:老百姓要清楚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是法律规定的能够证明公民身份的权威性证件,“我们出示了身份证、户口本,各个单位、行业、部门在办理业务时就不能拒绝。”
       这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老百姓亮出身份证、户口本即可,办事单位不能让老百姓再跑到公安机关开具其他证明。
       问题
       怎样既简政放权又加强环保工作?
       省环保厅厅长张庆义:该抓的抓,该放的放,否决了10多个项目
       有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环境就是民生,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我省环保部门在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省环保厅厅长张庆义说,在这一轮的改革中,把省厅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由16项减为8项。原来省厅承担的非行政许可类的6项,全部取消,精简率达63.6%。
       他介绍,去年我省率先在全国探索实行了以主题功能区为基础的差别化的环评审批机制。重点的内容包括对污染排除强度低,环境影响程度小的61类建设项目执行豁免审批。对位于产业集聚区内的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对于水、大气,重金属等污染问题相对突出的,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则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水平整治。“这项改革成果受到了国家环保部的高度肯定,并且在全国的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
       另外,环保厅建立了周例会制度。由主管副厅长,每周召集相关部门集体研究,确保审批事项及时办结能快则快,应批尽批。
       但是,“我们否决了10多个环境污染重、安全风险大、不符合环评审批条件的项目。”他说:简政放权不能一放了之,放任自流。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老百姓得到了哪些实惠?
       二孩准生证两个章搞定
      “办理准生证需盖章签字40多个”、“新婚夫妇为办准生证奔波两地长达三年无果”……曾一度发酵成社会热点。
       昨日,有省人大常委会人员提问:我省卫计委如何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来加快卫生计生职能转变?
       省卫计委主任李广胜说:过去生二孩办证要盖15个公章,时间是45天。现在是盖两个章,10天就能办完。以前,办理二孩准生证需要提供证明,但有些时间长了找不到了,现在只要夫妻两口做出承诺即可。这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实效。
       他介绍:省卫计委经过清理,将原有的293项行政审批减少到171项。
       “一照一码”从9月28日起施行
       我省工商登记实行了“先照后证”,国务院部署社会组织机构代码“一照一码”要在10月1日实施。昨天,省工商局局长周春艳在接受问询时说,我省将于9月28日,也就是下周一,在省市县三级全部落实“一照一码”工作。
       此前,我省已实现了“三证合一”,而“一照一码”指的是营业执照和社会组织机构代码,全在工商部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不再发放。
       改革也给监管工作提出挑战。周春艳说,省工商局在去年10月1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企业年报公示系统,现在全省87%的公司已经将2013年年报和2014年年报,在网站上公开。
       周春艳介绍,目前有9万多家公司因没有按期公示年报被纳入了异常名录,同时还给纳入异常名录的企业提供了修复机制,企业主动改正自己的不足,可以从异常名录移除。如果3年不整改,企业将被纳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终身不可移除。
       公安机关网络服务平台有望11月推出
       会上,省公安厅副厅长吕宏跃称,下一步,要借助国家建设人口信息资源库和信用库的机会,按照法律规定,把公民能够公开的信息,在网上公布。这样各个部门、单位可以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他介绍了我省公安机关正在建设的“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该平台目前全省公安机关正在试用,有望在11月份对社会推开。
       吕宏跃透露,“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包括公示类、办理类、查询类、预约类等服务内容,其中有102个服务小项,之后会再增加65项,交管部门的130多个服务项目也会被引入。
       比如在户政业务中,该平台可以办理申领、换领、补领身份证,迁往市外,出生登记,市外迁入等内容。
      “举个例子,等平台建成后,居民以后约考驾照可以在这上面完成,交管部门会在预约完成后告诉你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考试,为驾考者节省考试时等待的时间。而且你的驾驶证申领进度到了哪一步、申领完成后驾驶证的具体信息等,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查询到。”吕宏跃描述道。
       他还透露称,今年年底,还将推出手机版便民服务平台。“说个笑话,群众起床以后或者睡觉之前,拿着手机在被窝里就可以办理要求事项,这样更加方便人民群众。”

版权所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豫ICP备05016546号
电话:0371-65954030(总值班室) 邮编:450003
地址:郑州市纬二路五号院 电子信箱:hnrdxxjsz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