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关于2013年上半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字体: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4-10-30

关于2013年上半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3年7月30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维宁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13年上半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四化同步路子,以开放招商“一举求多效”,以新型城镇化“一发动全身”,以优化软硬环境“一优带百通”,努力稳定增长、加快转型、惠及民生,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慢中有进、困中有喜、好中有忧、危中有机,总体上保持着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成功争取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一规划与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构筑了我省三大国家战略框架。实验区概念性规划编制基本完成。郑州机场二期工程进展顺利。上半年新开通国际货运航线4条。重大招商项目积极推进。《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方案》批复实施,郑州市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城市。初步统计,上半年实验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0%。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布局有序展开,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3.4个和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7%,高于全国地方级平均增幅3.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位;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9.7%,高于全国地方级平均增幅5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下降5%左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增长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9.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6%,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8%,占比提高2.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5.8%,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6.3%,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同比提高16.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产量达到647亿斤,比上年增产9.8亿斤。秋粮播种面积近7000万亩,比上年有所增加。主要经济作物、蔬菜等发展平稳,生猪、禽类养殖逐步恢复。上半年建成高标准粮田397万亩,新规划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106个,总数达到320个。开放招商扎实推进。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71.2亿美元,增长8.2%,总量居中部地区首位;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174亿元,增长21.5%。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进出口增长12.4%,其中出口增长1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和3.6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积极推进。围绕人口城镇化核心,开展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重大问题调研,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人口和产业集聚承载能力。上半年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完成投资增长28.4%。郑州、洛阳、许昌、安阳等省辖市中心城区与组团间实现快速通道连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上半年改扩建城市供水管网723公里、供热管网165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8万吨。洛阳、开封等城市新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启动。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省市两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83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到48%左右;1493个项目开工建设,130个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推进“米” 字型快速铁路网规划和前期工作,郑徐客专建设加快推进,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哈密—河南±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建成验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渠道基本完工。民权达能电器100万台洗衣机等一批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建成投产,瑞和实业输配电材料产业园等109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国快递交换中心等5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四区三带” 区域生态网络规划建设有序展开。上半年完成造林419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制定实施了灰霾天气综合整治计划,研究制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洛阳等9个省辖市PM25监测设施和电厂燃煤机组脱硝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创建生态示范乡镇14个、生态示范村48个。预计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5%、3.3%、2.5%和2.8%。组织开展了囤地圈地、违规用地、土地闲置浪费问题专项治理,累计清理闲置土地11万亩。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又取消、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营改增” 试点方案制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郑州、洛阳、安阳、新乡四市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40个试点县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全面启动。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有序启动。国有企业、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十项重点民生工程” 扎实推进。上半年,财政民生支出1771亿元,增长15.6%,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1.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7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6%和96.3%。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救助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15元和12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3% 和9.3%。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等工作不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上半年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虽然经济增速相对不高,但各方面发展比较协调,特别是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式持续好转,转型升级、改革开放、民生保障取得新进展,结构指标、质量效益指标、技术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等总体上都好于以往,高于全国水平,科学发展的趋势显著。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狠抓落实、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仍在积累,下半年形势错综复杂。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特别是工业下行趋势比较明显。今年以来,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处于个位数区间,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增速下行的行业呈现出从产业链上游向中下游扩展的态势。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部分行业和企业开工不足,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86%。受劳动力成本和财务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滑影响,企业盈利空间受到双重挤压,上半年工业税收同比下降4.7%。二是企业投资意愿有所减弱。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投资增速。三是稳定就业压力加大。虽然上半年全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煤炭、钢铁、光伏等困难行业出现减员裁员现象,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比去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四是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综合考虑房地产市场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税收增幅可能进一步回落,以及工业税收持续下降等因素,财政收入后期走势不容乐观。五是信贷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新增贷款投向实体经济的比重相对不高, “贷款难、贷款贵” 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从发展趋势看,下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难以强劲复苏,中央不会出台大力度的短期刺激政策,需求不足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我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仍处于攻坚期,经济后续走势不容乐观。

二、下半年重点抓好的经济工作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既定部署,坚持“总要求”、转变“立足点”、突出“四着力”、抓好“三重点”,把稳定增长、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突出任务,把提升开放水平和深化改革作为稳定增长、调整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举措,稳中有为、持续求进,力争全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进一步筑牢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基础,努力保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局面。

(一) 稳定工业经济运行。坚持渡难关与促转型相结合,强化服务,开拓市场,降本增效,减轻负担,着力促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服务企业开拓市场。制定公布企业互为市场产品供需目录、重点项目业主单位产品需求目录,扩大政府采购协议供货范围,组织开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铝及铝制品、纺织服装、钢铁五大产业产需对接活动, “豫货网上行” 系列促销活动和河南名优产品扩消费行动。推进以畅补滞。下半年力争建成投产500个左右畅销产品项目,围绕节能降耗和循环利用,实施完成300个左右技术改造项目,富士康手机全年产量达到1亿部。将大用户直购电与发展电解铝、多晶硅、氯碱化工精深加工产品挂钩,促进困难行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减轻企业负担。落实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减征小微企业所得税,免征金融借款合同印花税,对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采取“缓、减” 措施,从8月1日起再取消和免征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提供意向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和探索发行优先股方式,支持煤炭、有色、钢铁等企业在战略重组上取得突破。完善金融服务定价管理机制,降低融资成本。采取贷款展期、订单融资、存货和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确保骨干企业资金链安全。制定供应链融资方案,帮助产供销紧密而稳定的配套企业扩大融资,扩充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确保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去年。

(二)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产品结构即期适应性调整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一是增强高成长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能力。加快体现产业升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建设,力争下半年新开工300个左右,建成投产500个以上。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强化创新驱动、招商引资、要素配置和政策引导,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迅速壮大规模,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分工协作配套优势。继续筛选论证若干高成长性产业,促其加快发展。抓住国家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政策机遇,在高效锅炉、高效电动机等领域筛选一批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对节能减排成套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加快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推动骨干电解铝企业尽快建成达产一批深加工项目,积极引进终端铝制品企业,逐步形成以铝加工为主的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调整钢铁产品结构,提高高强建筑用钢和高强机械用钢比重。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实行以销定产,在优先保障电煤供应的基础上,提高动力、冶金、化工等煤炭产品比重。支持省内水泥骨干企业整合重组,扩大水泥制品生产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和下游产品比重。有序推进城区内化工企业整体搬迁改造,推动化工产业园区化、循环化发展。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加快发展面料服装等终端产品。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坚持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大力发展各种支持生产、便民利民、增强就业的服务业态,培育服务业产业集群,提升服务业发展速度和水平。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优势,制定“营改增” 交通运输企业补贴过渡政策,大力发展航空、快递、冷链、医药物流等优势行业物流,建设20个大型区域分拨和城市配送中心,启动中原陆港建设,开通运行“豫欧” 铁路集装箱国际货运班列,发展现代物流。抓住国家扩大信息消费的机遇,落实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启动4G商用网络建设,支持一批网络零售平台做大做强,争取中国智能骨干网在郑建设区域仓储配送基地,支持物流快递配送点建设,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实施文化产业“双十”工程,积极发展数字多媒体,培育文化消费热点。完善旅游价格调整机制,开辟高铁游、自驾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扩大入境游规模。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医疗、保健、养老等领域,建设一批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养老服务中心。繁荣发展金融主体,实施城市商业银行创优升级工程,加快组建一批县级农商行,鼓励吸引金融机构在我省布局地区总部、后台中心、结算中心,推动渣打银行郑州分行尽快开业,组建省级银行和法人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争取在会企业IPO重启后尽快首发上市,推动企业赴境外上市,加快推进区域集优融资票据发行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四是加强产业发展载体建设。集中运用省工业结构调整等专项资金,支持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整体规划、整体招商和整体开发,开工建设城市综合体30个,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推动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加快建设。五是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科技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自主创新专项,加强科技创新,打造科技优势。

(三) 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重大项目建设。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方面: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26个专项规划。加快郑州机场二期及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实验区内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力争年内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推动航空港实验区招商引资工作,借助国际民航组织第38届年会平台举行专场推介会,与商务部联合主办中国(郑州)国际航空物流博览会,力争签约一批重大项目。紧盯专项招商方案锁定的目标企业,力争在吸引大型企业集团上实现突破。大力实施航空港实验区人才聚集工程,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力保E贸易试点10月中旬试运行,年内初步形成规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争郑州机场全年货邮吞吐量达到25万吨。积极争取国家在航线开辟、航权开放、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方面出台先行先试的政策,研究制订省级层面支持实验区发展的专项政策,建立省直部门与实验区“直通车” 制度。重大项目建设方面:一是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开展“强投资、促进度” 活动,推动上半年各地集中开工的1430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落实国家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的政策,尽快核准一批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煤矿、电网等重大项目,对上半年应开未开和前期工作进展缓慢的项目挂牌督办、定责推进,下半年再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郑州至万州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郑济、郑合、郑太等铁路纳入国家铁路规划修编。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协调各银行向总行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郑州银行、洛阳银行等发行金融债券。加快全省项目融资对接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持续推进银企对接。增加省级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支持各市通过合并重组等多种方式,转变纯政府融资平台身份,提高融资能力,组织市级融资平台联合区域内县级融资平台,捆绑发行城投集合债券。实行用地单位闲置浪费土地黑名单制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重点解决批而未征、征而未供、闲置土地、违规用地等问题,促进集约用地,集中资源保重点。实行环境总量指标“预算制度”,采取以新带老、等量置换、减量置换等措施,把减排腾出的环境总量,优先保障重点项目。三是扩大民间投资。对面向民间投资的盈利性和准公益性项目,公开招标项目业主。对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建设与运营取得良好成效的,省市财政给予奖励。

(四) 深入推进开放招商。强化签约项目落实,省、市、县三级分别建立引资项目台帐,实施动态监控、分层推进,以中博会签约项目为重点,按月考核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继续抓好电子信息、食品、家电、家具、纺织服装、金属制品、新型建材等八大集群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和延链、补链,力争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拓宽开放领域,深入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积极吸引保险资金投资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50个重大科技合作项目推进,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医疗机构与我省开展合作。研究制订《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来豫投资指导意见》。推动郑州、洛阳申报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汽车、药品等特定口岸。完善招商引资信息处理和受理服务中心、联审联批和代理中心、投诉权益保护中心功能,构建全程服务平台,优化发展环境。

(五) 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定出台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城镇就业规模,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万人以上。坚持“六路并进”,以农村新生代劳动力为重点,争取下半年完成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出台推进城镇化专项转移支持政策。制订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具体办法,推动有相对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及随迁家属率先转户。探索实施居住证制度,以产业集聚区稳定就业人员为优先对象,逐步解决住房保障、子女教育问题。启动实施150个城中村、城市近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城市化改造。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10月下旬实现两市电信区号统一。编制实施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施方案,推动城市新区在市民化、土地流转等方面率先突破。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加快中心城区与城市组团间44个快速通道和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推动55个城市组团新城区综合开发。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争取下半年新增城市道路900公里,确保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建成通车,5号线开工建设;加强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一批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供电改造等项目。

(六) 抓好秋季农业生产。加强秋粮田间管理,力争秋粮再夺丰收,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 建设工程,力争下半年建成高标准粮田450万亩。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促进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收益。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力争全年“三农” 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去年。

(七)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造体制机制优势。完善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制订出台产业集聚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省直部门目标考核评价办法,推动科学发展和作风转变。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到省辖市或县级政府。改革工商注册登记制度,降低创业就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门槛。按照国家部署,稳步推进“营改增” 试点。启动县供电企业“代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医药卫生体制、国有企业等改革。

(八)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实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确保全面完成。强化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组织开展专项招聘活动,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利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定职工队伍。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建成30万套,进一步扩大棚户区改造规模。加强生态建设,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年内在所有省辖市和直管试点县(市)开展PM2.5监测。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同时,加强财政增收节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对民生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支持力度。抓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安全度汛、信访维稳等事关全局的工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全面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持续求进,务实发展,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版权所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豫ICP备05016546号
电话:0371-65954030(总值班室) 邮编:450003
地址:郑州市纬二路五号院 电子信箱:hnrdxxjsz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