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人大:推动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时间:2022-11-21  来源:中国人大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等新部署新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指明方向。泰州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是国家重要的粮油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粮食单产水平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是江苏省第一个吨粮市。近年来,泰州人大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监督支持的重点,聚焦保障粮食安全、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运用立法、监督等职权,打好人大工作组合拳,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组合监督保障国家粮食“大安全”

  “作为江苏省种子销售额排名第三的红旗种业,2021年销售额2.6亿元,仅是省内排名第一的大华种业年销售额的五分之一。建议给予开展种质资源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企业稳定经费投入。”“种子种苗企业以繁推为主,研发投入、新品种开发、带动融合能力等还有所欠缺。”2022年8月25日,泰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期间,部分委员在专题审议市政府关于海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情况报告时提出。

  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海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江苏首家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参创单位。泰州人大发挥监督作用,通过组织代表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推进园区创建进程,推动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

  “‘大佛指’银杏等特色地方品种,因为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得不到定期繁育复壮,品种种质大不如以前。”在年初的列席代表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刁凤玲痛惜地说道。2022年5月,泰州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对地方特色种质资源进行调研,提出各类意见建议43份。

  制定泰州市乡土种质资源保护条例、开展种子“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专项督查高标准农田建设、视察粮食流通与仓储建设……翻开泰州人大近年来的工作要点,保障粮食安全一直都是鲜明主题。

  汇聚力量做好产业振兴“大文章”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乡村产业,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2022年,泰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乡村振兴“七个一”工程,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泰州人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七个一”工程精选监督项目,开展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如何因地制宜有序发展,避免休闲农业重复建设、同质化发展?泰州市人大代表李忠林建议“不能千村一面,要按照里下河地区、高沙土地区、通南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推进休闲农业发展。”4月26日,泰州市人大代表实地察看泰州休闲农业发展现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总体偏小,辐射带动能力偏弱,固定资产高于5000万元的仅71家,占比23.5%;固定资产高于1亿元的仅39家,占比12.9%。”7月28日,泰州市人大代表费琳琳在现场督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时说。

  发挥专业代表小组作用,是泰州人大监督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代表们通过现场督查、主任接待代表日、列席代表座谈会、专业代表小组调研会等形式,精准提出意见,泰州人大及时监督跟进,以高效能监督确保代表建议得到有效办理。

  立法引领守护农村农业“大生态”

  金秋时节,泰州里下河地区水田交错的垛田上金黄色稻穗与碧绿的河网林海、青砖黛瓦的村庄农房相映成趣,装扮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多彩田园画卷。《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一周年,违规占用垛田建房、推垛挖塘现象消失匿迹。垛田人严格贯彻《条例》规定,探索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将垛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擦拭得更亮、保护得更好。

  早在2015年,泰州人大获得立法权后制定第一部实体性法规就是《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的《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泰州市河长制工作条例》等涉农地方性法规都聚焦农业绿色发展,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

  “在2021年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监测考核中,少部分水网稠密的市(区)因无序水产养殖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直接影响到全市的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达标水平,建议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行立法。”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殷红兰等代表呼吁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4月12日,泰州人大启动立法调研工作,先后召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学习会、调研部署会、协调会等会议14次。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替代、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及污染防治、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内容组成6个调研组,调研形成专项调研报告8篇、综合调研报告2篇,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地方立法提供坚实基础。

  此外,泰州人大还组织相关部门、协会、院校同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标准化制定工作,形成稻麦两熟条件下化肥减量增效标准、水禽规模化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规程等39项标准制定清单,实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全覆盖,地方立法与标准制定同步推进、相互补充。5月25日,泰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主任会议通过2022—2026年立法规划,泰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正式立法项目,拟于2023年正式立法。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泰州人大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线,以更有力的担当、更积极的作为,为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贡献智慧力量。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