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中原更出彩·大河奔腾 | 开封:伴水而兴 百姓安康

时间:2022-09-14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记者 龚砚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青竹

  长河泱泱,利泽万方。近年来,开封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幅生态优美、文化兴盛、百姓安康的画卷在“悬河”之滨徐徐展开。

  生态廊道景色如画

  秋来处处皆风景,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里景色如画,一花一叶都镌刻着浪漫。抬头,是醉人的蓝;四顾,是怡人的绿;远眺,壮阔的黄河波浪相逐,在阳光下泛着细碎金光。

  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0年年初,开封市谋划了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项目,面积约3876亩,总投资13亿元。

  廊道建设处处凸显新理念:黄河大堤内外100米范围为核心区,在前期“清四乱”和污染防治的基础上,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宜草则草”原则,科学选取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涵养自然生态,构建水、林、田、草、湿地、坑塘共生的有机整体;沿黄河大堤开封段建设了总长87.7公里、平均宽度190米的生态林带,面积约2.5万亩的防护林体系;滩区内柳园口省级湿地保护区沿黄河绵延60多公里,总面积24万亩。

  开封市林业、生态环境部门落实国家“绿盾行动”要求,清除违法建设,严厉打击采砂、开垦等破坏保护区的违法行为,使湿地生态逐步修复,生态多样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滩区土地宜湿则湿、宜林则林。

  八朝古都文化兴盛

  近年来,开封市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着力点,先后建成黑岗口河势观测台、林则徐治河文化广场、黄河宋城文化广场等文化景点,用生态廊道串起散落的历史文化遗迹。

  在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规划明确了“一轴、一带、两线、三片区、十五个景观节点”的总体布局。“一轴”即黄河大堤轴线,“一带”即宋词文化体验带,“两线”分别是文化展示线和生态展示线,“三片区”即宋文化展示区、悬河文化展示区、黄河文化传承区,“十五个景观节点”即水龙吟、兰陵王、鹧鸪天、如梦令、西江月、蝶恋花、河神传说、黄河悬河城摞城展示馆、黄河古渡、林公长堤、悬河落日、伟人足迹、黄河人家、于谦治河、镇河铁犀。

  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局长潘佳良说:“建设文化景点,一方面可以守好宝贵的精神遗产,为前人立传,为今人励志,为后人示警;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其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精神,展现‘黄河明珠、八朝古都’的文化内涵。”

  村美民富百姓安康

  一个个农家小院幽雅静谧,一排排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平坦整洁……距离林则徐治河文化广场仅几百米的张湾村,与河为伴,独具历史文化内涵。相传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在张湾村东北处决口,林则徐率领民众和士卒奋力抢险,日夜奋战,修筑堤坝造福民众,后世将此堤坝称为林公堤。

  “风沙漫天,荒凉破旧,鸟都不留”,这是村民口中以往的张湾村。如今,这里玫瑰怒放,河天一色。

  近年来,张湾村依托黄河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玫瑰产业,以土地入股社区合作社的方式,为村民提供玫瑰花苗及管理技术,并以10~12元/公斤保底价回收,农户种下后第三年进入盛花期,每亩年纯收入3500元,第四年及以后,每亩年纯收入不低于5000元,实现“花”开致富路。

  去年,张湾村在312省道南侧扩大了玫瑰种植规模,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张湾村党支部书记史利军说:“张湾村将乘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东风,以发展玫瑰小镇为载体,建设以玫瑰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精品农业产业基地,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开封市将生态廊道建设和绿色产业、文旅融合产业、研学产业、高效农业、群众增收融于一体,以黄河文化、宋文化为主线,沿途增设旅游休闲配套、研学基地、湿地公园、采摘大棚、万亩菊园、玫瑰园等,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亮丽,让百姓幸福的日子更加红火。

  记者手记

  黄河故事最动人

  河南日报记者 龚砚庆

  开封地处黄河“豆腐腰”最脆弱位置,河床高出开封市区7—10米,“地上悬河”特点突出,历史上也受黄河水患最深,有记载以来黄河开封段决口338次,开封城先后7次被黄河淹没毁城又原址重建,形成了“城摞城”世界奇观,最能体现炎黄子孙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开封伴水而生,黄河的故事最动人。如今,“绿为底、水为带、文为珠、业为基、人为本”的复合型生态廊道已经形成,城市发展与黄河大堤连为一体。在确保黄河安澜基础上,开封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统筹推进滩区居民迁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休闲配套、百里绿堤体育赛道,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黄河岸边群众时时受到母亲河的滋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