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洛阳篇 副中心建设谱新篇

时间:2022-08-17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雪娜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历经千年沧桑的古都洛阳正发生着深刻嬗变。

  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老工业基地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奋力书写着“重振洛阳辉煌”的动人篇章。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经济总量先后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去年达到5447.1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由“十二五”末的第49位上升至第45位。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中心建成。全市工业增加值由“十二五”末的1491亿元,增长到“十三五”末的1854.9亿元,年均增长7.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等领域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城市建设提速提质。平台型创新城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快。高速、立交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率先进入“地铁时代”,呼南高铁焦济洛平段被纳入国家规划,“十”字形高铁枢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成投用城市书房205座。擦亮“行走洛阳,读懂历史”研学旅行品牌。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市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在河洛大地已经成为历史。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一大批民生实事彰显“洛阳温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洛阳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洛阳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扭住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用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个重要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全局工作跃升。

  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伊滨科技城和智慧岛,加快重塑重振高新区,统筹推进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平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科技产业社区。

  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创新平台412个、累计达2389个;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17家、“专精特新”企业201家。龙门实验室揭牌即运营。全市研发投入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抢抓“风口”换道领跑。把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实施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谋划确定光电元器件、农机装备、高端轴承等十大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一批文旅头部企业,着力打造全国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

  去年以来,宁德时代、三六零、大华集团、海澜集团等头部企业纷纷落户洛阳。按照规划,“十四五”末,洛阳十大产业集群规模要达到6500亿元,较2020年实现集群规模翻番。

  城市提质暖民心。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着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市政微改造。

  61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质、焕发新生。积极推动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进社区,新建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体育公园、邻里中心、社区养老中心等,让群众身边的“获得感”、家门口的“幸福感”更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扭住“三清两建”、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等“五个抓手”,实施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

  一年来,全市287个“三清两建”试点村清收集体资金3.59亿元、固定资产13.44亿元;乡贤返乡创业落地项目1250个,完成投资112.7亿元。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84%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洛阳市委主要领导表示,洛阳市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扭住“三项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副中心城市建设,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中展现洛阳担当。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