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

时间:2022-07-20  来源:河南日报

  编者按

  随着以郑州为中心,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率先建成,河南航投集团航空制造产业园投产,我省发展枢纽经济的基础更加夯实。前不久,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河南要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发展枢纽经济,底子在枢纽,目的在经济。为此,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从如何发展高铁经济、航空经济、陆港经济等角度对这一新目标进行理论阐述。

  以高铁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发展

  刘珂 谢新悦

  2022年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郑州航空港站开通,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率先在河南建成。以郑州为中心,1小时覆盖全省省辖市,2小时连通京津冀及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通达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全国主要经济区,形成了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高铁出行圈。高铁的建设和运行重塑了区域时空格局,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催生了具有时代意义的高铁经济。有效利用并发挥高铁网络新优势,大力发展高铁经济,将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注入新动能。

  高铁经济及其多重效应

  高铁经济是指依托高速铁路的综合优势,使资本、人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资料等消费要素,在高速铁路沿线流动落地集聚并实现合理配置和优化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高铁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效应是多重的。从积极效应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增长效应。高铁网络的运行将大大提高城市的通达性,有效改善营商环境,进而推动生产要素的流通和集聚,带动投资扩大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效应。高铁的运行带动了房地产、会展、交通运输、物流业、金融、商业、旅游、康养、娱乐等产业的发展,产业间相互联系产生乘数效应,推进第三产业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跃升,加快沿线经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是同城共振效应。高铁网络扩大了各城市和区域间的开放程度,高铁沿线城市产业通过重新布局,逐渐连接成为高铁经济带,有助于扩大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国内市场的统一性,促进沿线经济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但如果不能统筹发展好高铁经济,高铁的开通对一个城市或区域则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效应。一是虹吸效应。高速铁路带来的流动便利性,使生产要素在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加速流动,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将向经济发展好、营商环境优的城市和区域流动和集聚,这些区域将集聚更多的优质资源,形成更强的增长极。反之,资源禀赋不足、经济发展较慢的城市和区域则面临着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流失的风险,将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二是过道效应。如果生产要素仅在高铁沿线经过,未在沿线集聚并投入生产过程,就难以发挥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果本地产业和产品承载力吸附力不足的话,高铁的便利可能导致本地产业发展和产品销量的下滑,“二次消费”“三次消费”可能缩水,出现“增客流不增效益”的情况。三是冲击效应。高铁弱化了地域限制和时空阻隔,各城市和区域之间依托高铁抓机遇、求发展的竞争愈演愈烈,同业同质竞争出现白热化的局面,原有市场、资源乃至产业将会被挤占或者受到冲击,可能会出现总部或生产基地外迁现象,造成产业“空心化”。

  围绕高铁经济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壮大高铁经济,赋能河南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做好顶层设计。要从战略层面思考和研究高铁经济为河南特别是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面临哪些机遇,我省发展高铁经济的突破点、关键点、发力点在哪些方面,高铁与产业如何衔接等。

  打造高铁商务区、铁路综合体。以车站为核心,结合地区特色,开发站内资源、站外毗邻地区资源和城市关联产业资源。布局地下商业中心,增加客流量,刺激旅客消费欲望,打造风格独特的交通枢纽型商业功能区。发展便捷、高效、舒适的交通接驳系统。结合既有站点,合理布局站前广场,综合配置长途客运站、公交首末站、出租车停靠点、社会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建设良好的车行、骑行和步行环境,优化交通集疏运网络。

  借力高铁网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高铁枢纽的牵引力、内聚力和辐射力,推动资本、人力、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依托高速铁路带来的“同城效应”,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分工,促进沿线地区产业错位互补协调发展。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连贯南北、承东启西的轴带发展格局,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发展实际,规划培育一批成规模、成体系的新兴产业集群,细化产业分工,优化产业布局,构建错位互补、链式协同、有序竞争的产业体系,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整合高铁沿线先进生产要素,重点依托郑州、洛阳、新乡、平顶山、安阳、南阳、焦作、信阳等8家国家高新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家级平台,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挥高铁网络优势,谋篇布局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

  依托高铁枢纽,提升现代服务能级。以集聚发展为导向,以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为核心,重点发展与高铁匹配的新兴服务业,构建多业态融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利用高铁的速度优势,集聚优质生产要素,打造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坚持传统与新兴、线上与线下、生产与生活并重,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商业贸易、高端居住、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旅游、科技服务等业态,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和重大服务业项目,推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涌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实现客流增长、要素集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现有高铁线路,主动对接商贸物流业顶级企业,选拔培育一批龙头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建立深度对接合作机制。对接国内外市场,增强商贸物流新动能。借助E贸易核心功能集聚区物流功能,接轨国内外市场,促进物流降本增效。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商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形成“通道+枢纽+网络+平台+主体”的现代高铁物流运作体系,以智能物流仓储为基础,建设集物流、商贸、居住、制造于一体的商贸物流园区,打造综合枢纽和物流中心。

  引导差异发展。由于高铁发展所导致的虹吸效应,如果城市之间同质化发展,必然导致中小城市优质要素流失,为避免这种状况,就需要引导沿线城市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推动区域合作。郑州可以通过高铁的便利条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科教资源、高科技产业、高端人才等,不断提升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积聚力、辐射力、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经管学院)

  新发展格局下航空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金真 朱镇远

  航空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从航空活动到航空产业再到航空经济的概念演进而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对航空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国际航空运输实践的提炼。

  航空经济作为由前沿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开放性和全球性;第二,高时效性;第三,高附加值与高技术性;第四,圈层性与网络性;第五,运行高度协调性。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航空经济部分特征的内涵和重点发生了变化:第一,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安全和发展统筹;第二,效率成为价值导向,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率,效能产业体系、极核与扩散效应不断增强;第三,创新成为第一动力,高效益与创新性并存;第四,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第五,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空陆海联运、区域协同一体化。

  河南航空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航空枢纽竞争力,提升枢纽能级,具体应做好以下关键几点:

  “空中丝绸之路”做深做实

  增强枢纽的开放性,统筹安全与发展。通过不断丰富“空中丝路”豫卢合作的内涵与外延,强化“双枢纽”战略功能,完善航空客货运输网络,打造东进、西扩、南至的空中物流大通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全球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航空开放合作平台。通过推进“空中丝绸之路”示范工程,提升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品牌优势,设立河南“空中丝绸之路”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利用卢森堡欧盟单一牌照制度优势加快欧洲网点布局。谋划举办“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郑州)峰会、“空中丝绸之路”国际产能合作博览会,吸引“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联盟或分支机构落户河南。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努力构建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绿色集约、互惠包容的“空中丝绸之路”。

  完善枢纽基础设施体系

  以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为切入点,形成人流、货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聚集环境条件,完善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枢纽经济。通过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设施建设,探索空铁联运,加快总结郑州机场海外货站试点和空空中转试点经验,提升机场航空货运服务能级,提高机场综合运行保障效率。加快补齐河南客运基地航空公司短板,推进机场运行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通过加快支线机场发展,建立机场联盟,努力提供和谐优质服务。

  以打造航空港区“超级枢纽工程”战略枢纽为重点,将交通枢纽纳入更广阔的范围、更全局的视野统筹规划建设,以驱动和黏合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为动力,推动建设面向新型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际大通道,提高全球性航空运输资源、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配置能力,构建功能合理、高效协同的枢纽网络体系,最大范围和最大深度地发挥交通枢纽对经济要素资源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通道优势转为产业优势、贸易优势

  做大做强航空物流等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航空高端制造业和航空金融、航空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推动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与商贸集聚区的联动融合,将通道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贸易优势。构建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航空衍生产业为补充的枢纽经济产业体系,通过枢纽经济产业与供应链服务、成本、效率、品质双向匹配推动发展,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

  建立省级主导、市级主责、分类管人、直通管事、聚焦主业、差异考核的航空港实验区管理架构,打造航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航空经济创新体系,统筹各地航空产业载体平台联动,重点强化航空产业、航空物流、航空都市等功能。在人事薪酬、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大胆创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进一步壮大航空科技教育规模,完善河南航空经济技术学科专业布局,打造航空人才培育基地,加快航空科技创新,打造航空资源开发与人才集聚新高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口岸监管模式创新和通关便利化。全力做强创新新引擎,开展机场建设、空域管理等重大技术创新研究,加快5G等新技术研发应用,提升现有机场通航保障能力和服务国内大循环水平,探索开展航空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塑造改革创新驱动航空经济发展新优势。

  空港枢纽成为区域增长的极核

  依托航空枢纽速度经济、流量经济、网络经济优势,将集聚区域高端人口和产业的主导力量,通过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空港枢纽辐射和集聚效应不断放大,促进空港枢纽与区域要素和能量的自由流动,促进航空城从临空效率性向枢纽效能性转变,一核引领、六区联动、多园协同。依托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产业枢纽资源要素集聚载体,以聚流、引流、驻流和辐射为特征,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动力和政府组织能力,通过技术变革、制度创新、组织更新,优化城市、区域经济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空间分工体系和供应链服务体系,精准配置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提升城市、区域经济运行质量效率。并以提升双循环规模和能力为方向,从全球分工体系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精准定位,优化调整国内、国际辐射方式,选择科学的机场、铁路场站、陆港间联动模式,实现从单一城市、机场的竞争走向城市群、机场群协同共赢的转变,实现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的广泛互动,构建统筹有力、竞争有序、分工合作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陆港经济提质增效的路径思考

  李武军

  陆港是我省对外联系的门户和重要节点。建设枢纽经济高地,应充分发挥陆港功能,不断增强陆港核心竞争力和其对枢纽经济的牵引力、内聚力和辐射力。

  高质量规划建设全省陆港体系

  随着“米”字形高铁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初步建成,全省各地抢抓交通枢纽网络能级提升机遇,大力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和制度型开放战略,更加重视陆港项目建设。

  智慧化引领,加快全省陆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着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场站、智慧监管、智慧报验,健全一站式国际物流单证作业、保税物流和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功能,全面提高货物集结、查验、装卸、报关、联运等的便利化。

  强化高效绿色,拓展陆港对外联接通道。一是扩展“陆上丝绸之路”通道。依托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和国际陆港新节点,拓展欧洲、中亚、东盟、日韩俄等线路和境外集疏网络。二是加强“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优化东向、南向为主的铁海联运通道布局,强化内河与海港连接,完善通海合作机制,提升去回程运输组织能力,打造无缝对接的通江达海新通道,高效融入“海上丝绸之路”。三是推动“网上丝绸之路”升级。拓展“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快递”运营模式,打造国际性跨境电商与多元化贸易中心。四是延伸“空中丝绸之路”服务,加强郑州陆港与空港的连接。

  构建全省大物流产业发展格局

  陆港具有铁路公路货运通道和枢纽的资源优势,也有发展多式联运的组织协调优势,是构建全省大物流格局的重要引擎。要积极开展货运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拓展物流发展空间,形成大物流产业发展新格局。

  高效联动,高水平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遵循现代供应链发展规律,整合要素资源,加强省内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港口、口岸、综保区等各方面衔接,统筹利用物流通道、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云物流、智慧物流、智能物流等新模式。在横向上积极拓展,在纵向上垂直整合,发展物流新业态,加快形成集多式联运、园区运营、跨境电商、综合保税、制造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新体系。

  强化链接,发展大物流产业。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内陆与沿海地区联动发展需要,发挥全省陆港集群化优势,就近组织资源要素,以铁海联运、河海联运为重点,形成紧密衔接、双向均衡、规模化运行的东向陆海联运走廊。依托“米”字形运输通道,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以及西北、东北地区等的物流链接。加强内陆港共建,扩大“点对点”直达货运服务规模。开发“一站式”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加快发展铁、公、空、水组合联运模式,积极探索多式联运标准规则,推动“一单制”发展和联运提单物权化。大力发展数字化新型物流业态,推动物流业立体联网、内外互通、多式联运、有机接驳,构建联通全国、沟通世界的立体式、全景式大物流格局。

  联通城乡,联接全域发展货运一体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大物流体系发展,加快城乡物流配送一体化进程;实施省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培育工程,推广“货运班线”等服务模式和冷链仓储运输模式,打造“农特产品直通车”。统筹交通、邮政、快递、供销和商务等资源,建设“多站合一”的农村物流站点,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加快供应链产业链优化升级

  陆港能够整合资源要素,推动区位、交通、商业、市场、人力等要素资源高效配置。要以大物流完善供应链、以大物流接续产业链,提高陆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黏合力,形成以陆港为牵引的枢纽大产业发展格局,打造经济增长极。

  生产+生活,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物流业大发展,推动商贸金融、创新服务、文化创意、技术咨询等产业聚集,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圈。培育“吃住行游购娱养”一体化产业链,引导健康服务、养老育幼等产业聚集,完善生活性服务业配套。

  服务+制造,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发挥物流业为制造业完善供应链、接续产业链的作用,推动制造业在更大范围进行生产组织、产业创新,发展产业集群。以省级开发区为重点,推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陆港+城市,打造枢纽经济增长极。按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发展思路,统筹推进规划布局、土地开发、枢纽建设、产业对接,实现枢纽、城市和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大宗货物集结运输,推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片区重点发展高端产业、高端商务等。推动洛阳、南阳、周口、信阳、漯河等地统筹布局港口、产业、城市和人口,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关系,高质量推进临港城市功能区开发,实现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完善陆港市场化运行机制

  陆港是现代物流的高级组织形态,既是一个地区对外联络的平台,也是市场参与主体,要顺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对接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陆港市场化运行体制机制,增强活力,提升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陆港管理体制。运用市场理念和法治化手段,搭建市场化平台。积极引入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组建股份制陆港管理运营公司,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市场化机制,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管理团队。

  创新投融资开发模式。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设立陆港发展产业基金,运用股票、地方债和企业债等,多渠道提升资金保障能力。拓宽社会资本参与陆港投融资途径,创新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路、站、场、枢纽经济承载平台等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

  培育强有力市场主体。引导交通物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资源共享等市场化方式,打造合作共同体,积极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现代供应链运营商转型发展。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豫设立区域性和功能性总部,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大型工商企业、专业市场等加强合作,推动生产制造、现代流通和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围绕国际物流、冷链物流、即时物流、供应链等,培育全国领军型、特色标杆型、新兴成长型物流企业。

  (作者系省发展战略和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