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济源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民生监督工作综述

时间:2022-06-27  来源: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 通讯员 丁玲玲)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民生监督,始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

  从在全省率先实现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全覆盖,到持续关注“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楼盘”“城市道路坑槽深”以及部分路段拥堵、停车难、事故率高等民生热点问题,再到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重大民生关切持续监督问效……5年来,济源市人大常委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紧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力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监督,积极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促进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在全省率先实现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全覆盖

  每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件民生实事往往被称为年度“大礼包”。过去,“礼包”里有什么主要由政府“拍板”。2021年,济源市在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首次通过全体人大代表差额票决产生了十件民生实事。至此,全市的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实现了市镇两级全覆盖。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做出的有益探索。

  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时代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创新实践,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2018年起,济源率先在轵城、思礼、大峪三个镇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并采取“自下而上、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方式稳步推进。在探索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总结出“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实施、公众参与”等工作机制,从项目征集、票决,到监督、评价形成闭环,实现代表全流程参与民生实事的推荐、督办与评判。本届以来,市镇共票决民生实事166件,诸如修路架桥、厕所改建、游园建设等一大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

  “加快蟒河生态廊道建设”是2021年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票决产生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办好民生实事项目,政府及相关部门持续扩大生态优势,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出台济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全面加强黄河及其主要支流自然湿地保护治理。目前,蟒河湿地工程已建成投用,新增湿地面积124.4公顷。

  “实施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越是精准对接群众诉求、真实反映百姓意愿,越能取得明显效果。”在思礼镇人大代表侯爱霞看来,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工作让政府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把话语权交给人民,把决定权交给代表,让政府有限的财力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补齐民生短板

  “小区装了两部电梯,上下楼方便多了。”家住玉泉街道东城建安公司家属楼的居民们由衷感慨。该小区居住的业主大多是中老年人,房子年代久远,大家盼电梯盼了多年。2019年,全市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将东城建安公司家属楼列入改造范围,也是该市第一个老旧小区改造中加装电梯的小区,改造后还增加了老年活动中心等便民设施。

  2020年至2021年,济源市连续两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印发《济源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发布《济源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标准(试行)》,编制三年改造计划。

  市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视察调研全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展,听取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重点督办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停车难等代表建议,盯住政府工作难点,与政府同力,确保民生项目办好办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民生加码,才能为幸福加分。5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短板,把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地下管网改造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增进民生福祉。比如,聚焦食有所安、病有所医,听取审议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三医联动”改革及医疗机构达标提质、医保制度改革情况报告,检查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持续推动问题解决;聚焦住有所居、行有所便,关注“问题楼盘”“城市道路坑槽深”、超期服役道路改造等问题,听取报告,专题调研,督办相关议案建议,让安全更有保障、出行更加便捷,推动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监督问效

  在全生命周期中,“一老一小一青壮”,格外值得重视。因为这三个群体背后各有一项重点民生工作,养老服务、基础教育以及技能提升和就业。这是人们常说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中最核心的内容。

  市人大代表、克井镇北辰幼儿园园长张引玲,最近几年持续关注全市幼儿园建设方面的问题。张引玲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修订城区幼儿园小学布局规划和关于加快全市幼儿园建设等相关建议,被列为重点议案和建议。

  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就全市学前教育情况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向市政府提出相关建议,助推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城区“入园难、入公办园更难”的问题。张引玲也切实感受到了变化。克井镇公办幼儿园从1所增加到了4所,克井镇政府每年拨付专项资金,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的“五险一金”交纳,确保了教师队伍稳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5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养老、就业等事项作为常委会的重要议题,持续加强监督,切实跟踪问效。聚焦幼有所育,连续两年听取审议中小学及幼儿园招生准备、学前教育情况报告,深入调研全市学前教育、“全面改薄”等工作情况,重点督办代表关于修订城区幼儿园小学布局规划、改善山区教师居住条件等议案建议,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增加、高中教育免学费。聚焦老有所养,持续关注养老事业,多次听取工作报告,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全市养老体系建设情况,重点督办代表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督促政府把养老惠老政策落到实处。聚焦劳有所得,听取审议就业促进工作报告,开展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开展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助力重点人群稳岗就业。每一次深入调研、每一项执法检查、每一条审议意见的背后,都折射出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人民至上、倾情为民履职的情怀,让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编辑: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