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麦”向丰收

时间:2022-05-31  来源:河南日报

  足迹再现

  2014年5月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考察时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随后,他在张市镇召开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地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强调乡镇要从实际出发,把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河南日报记者 龚砚庆

  5月27日,距小麦开镰还有10天左右,尉氏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朝英、中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韩中乾,不约而同又来到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地头,看看这片麦田,聊聊农业科技。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时,张朝英正在地里进行技术指导,韩中乾是这块地的流转经营者。回忆起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情景,两人心里激动又甜蜜。

  “我当时特别紧张。”张朝英说,交流中感受到总书记十分平易近人,“我才放松了,把基层农技工作作了汇报。”

  “总书记视察之后,我信心更足、劲头更大,又筹集资金把合作社规模扩大了,流转的土地也更多了。”韩中乾也很激动。如今,合作社又添了新型的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播种机等,能把土地“伺候”得更精细。

  “我们合作社派出了3台收割机、6名老机手,正从唐河开始,一路向北参加机收会战。”韩中乾说,之所以派出的都是老机手,就是既要速度又要质量,把机收麦损降到最低。

  牢记总书记嘱托,年纪渐长的张朝英依旧天天跑在田间,日日盯在地头。最近一次测产的数据显示,尉氏县小麦亩穗数在42.4万穗左右,较去年增加0.7万穗;穗粒数在33.2粒左右;千粒重按常年的41.5克计算,预计今年平均亩产496.5公斤,较去年增加9.7公斤。

  “现在小麦处于生长后期,除了特殊灾害性天气,其他因素影响不大,今年小麦丰收,大局已定!”说话时,张朝英手托饱满的麦穗,“张市镇这片高标准粮田产量会更高一些,平均亩产不会低于700公斤。”

  近年来,张市镇把硬措施和软科技结合起来,累计建设高标准粮田7.8万亩,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在张市镇召开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乡镇工作“三结合”的重要指示,当时参加座谈会的王华君和贺红军一直牢牢记在心里。

  贺红军是张市镇镇长助理,王华君是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当时参加座谈会的张市镇工作人员中,目前只有他们二人“留守”,其他人都调去了别的岗位。

  “座谈会还没开始时,拿着笔记本和笔的手在抖,腿也不听使唤。”二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有些不好意思,“大家发言时,总书记始终认真地听,不时插话,结合自己多年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同大家一起讨论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我们突然之间感觉心里特别踏实,一下子就不紧张了。”

  这一次经历让两人印象深刻。他们对乡镇工作“三结合”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基层,天天和群众面对面,就得想方设法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