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 | 河南:做强小麦“芯片” 助力端稳中国主粮饭碗

时间:2022-05-12  来源:河南日报

  程明辉 王玉兴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中国粮仓”地位举足轻重。河南夏粮连年丰产丰收,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良种的支撑。

  广播良种,助力夏粮丰产丰收

  4月20日,位于黄河故道的新乡市延津县石婆固镇大柳树村,58岁的种粮大户李元智一边观察小麦苗情,一边和专家交流田管意见。

  “尽管去年的暴雨影响了播种时间,但专家推荐的品种好,加上管理得当,今年的产量和收入都有保证。”瞅着一畦畦喜人的麦苗,李元智充满期待。

  李元智提到的小麦品种叫“百农207”,由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欧行奇主持培育,因其品质好、产量高,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十三五”小麦首位重大品种。

  “河南小麦平均亩产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多斤提高到现在的800多斤,据统计,良种起到的增产作用达45%以上。”提及小麦良种的价值,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雷振生赞不绝口。

  河南省自育的小麦良种可谓百花齐放。“百农系列”“周麦系列”“郑麦系列”……一大批小麦良种扎根田野,为河南实现夏粮“十三连增”、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南还是小麦种业大省,每年能够产出十几亿公斤的小麦种子,不仅在河南种植,也在安徽、江苏、陕西、山东等多个省份种植。”雷振生表示。

  善用良种,馒头筋道美酒飘香

  “在解决了总量不足的问题以后,河南把小麦优质化提上了日程,开展了强筋、弱筋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说。

  近年来,适宜河南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加大。《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到2025年,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将达到2000万亩左右。在稳产增产的同时,河南正逐步形成优质小麦供应体系,让“豫麦”品牌叫响全国。

  4月14日,在中原粮食集团多福多食品有限公司,馒头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

  “我们馒头选用的是中强筋面粉,这个面粉正是来自我们河南小麦育种专家精心选育的优质中强筋小麦。”面制食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秋平介绍。

  不仅仅是多福多馒头,三全的水饺、想念的面条、白象的方便面……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品牌食品都有河南良种的身影。这些食品,不仅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同时也助力河南本土企业赢得了市场。

  “我种植的‘泛麦8号’,软质率高,非常适合做酒曲。今年,茅台集团从我这儿订购了9000多吨,劲酒订购了30000多吨……”周口市淮阳区种植大户刘文生自豪地说。

  “河南省一大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顺应了我国种业发展的需要,为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中国的小麦满足中国人的胃作出了积极贡献。”许为钢评价。

  选育良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

  许为钢介绍,传统的小麦育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小麦的形态和发育特性所进行的表型选择,而且受物候期的生态条件限制。现代技术,不仅从表型组学方面,而且还从基因组学和生理代谢组学等方面进行品种选育,大幅度提高了育种效率,实现了“精确育种”。

  雷振生说:“随着种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的品种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对我们小麦育种人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藏粮于技,进无止境。

  2021年9月,神农种业实验室在河南郑州挂牌成立。在揭牌仪式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要坚持立足河南、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用足用好用活河南省种业技术和资源优势,下定决心、拼尽全力,争创国家种业实验室,打造服务国家战略、代表国家水平的种业科技力量,让中国的田野里种上更多河南种子,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有更多河南粮食。

  “神农种业实验室的成立将使河南省在整个品种改良的科技创新链条上,得到全方位的加强。”谈起小麦育种的前景,许为钢信心十足,“河南小麦创新力量一定会更好地喷涌而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小麦梦’。”

  (转载于人民网—河南频道)

编辑: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