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时间:2021-10-20  来源:大河网

  大别山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成果,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这一精神形态孕育发展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丰富完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对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所体现的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风骨品格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实现“两个确保”战略目标,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

  大别山精神的孕育和发展

  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斗争孕育了大别山精神。大别山地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等亲自指导了大别山区的建党活动,点燃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火种。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先后创建了豫鄂边、豫东南、皖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经中央批准三块根据地划为鄂豫皖特区,初步形成了鄂豫皖苏区。到1932年6月全盛时期,鄂豫皖苏区发展到东起舒城,西迄平汉铁路,北濒淮河、南至黄梅、广济的广大地区,建立了红安、麻城、黄冈、陂安南、河口、陂孝北、罗山、光山、潢川、赤城(商城及北区)、赤南(商城南区)、固始、信阳、六安、霍山、红城、五星(霍山西部燕子河地区)、六霍(六安、霍山两县东部地区)、红山、罗田、蕲水、广济、黄梅、太湖、宿松、潜山、舒城等27个县的革命政权,控制了红安(黄安)、赤城(商城)、红城(霍邱)、红山(英山)、罗田、广济6座县城,根据地面积达4万余平方公里,根据地人口达350万,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西征,把鄂豫皖苏区的影响扩展到桐柏山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又把鄂豫皖苏区的影响扩散到伏牛山区,豫鄂陕边的大片地区成为游击根据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二十八军及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皖东地区,把鄂豫皖苏区的影响扩大到华东地区。红军所到之处,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和根据地,像播种机一样把革命种子播散在所到之地,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之一。这一时期党领导鄂豫皖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萌发孕育了大别山精神。鄂豫皖人民在艰辛革命斗争中展现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优秀品格和精神特质,构成了大别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豫鄂边抗日根据地、中原解放区的革命斗争丰富了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在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抗日前线后,设立在确山竹沟、黄安七里坪的后方留守处成为党领导中原和华中抗日的战略支撑点。党在这里开办党政干部培训班,培训了大批抗日军政干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的中原局设在确山竹沟,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两次从延安到竹沟指导中原抗战。中原局从竹沟先后派出多支部队向豫皖苏、鄂中发展。这些部队连同先前改编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发展为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的基干部队。李先念率领的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从竹沟出发,一路汇集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辟创建了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到抗日战争胜利时,这一根据地已发展到到东起安徽宿松、太湖和江西彭泽,西至湖北宜昌、当阳、荆门、襄樊、北起河南中部叶县、舞阳,南抵湖南北部幕阜山麓和洞庭湖畔的广大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区之一,是新四军在江淮河汉间对敌实行反攻的战略基地与前进基地。大别山区不仅是豫鄂边区的发源地,而且始终是这一根据地的基本区,对豫鄂边区的坚持、巩固、发展起到了坚强支撑作用。1945年9月17日,豫鄂边区向中共中央报告,边区管辖的64个县中,按原建制有36个县全部或部分归边区管辖,28个县为边区游击区。其中又有20多个县属原鄂豫皖苏区范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建立鄂豫皖中央局(后改为中原局),新四军五师、河南军区部队、三五九旅以及冀鲁豫八团会师后整编为中原解放军,统一领导中原地区的革命力量。1946年6月,国民党军向中原解放军发起进攻,李先念等率部进行中原突围,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战争第二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先后建立了鄂豫、皖西、江汉、桐柏解放区,大别山区成为新解放区的核心区,解放军控制和影响的范围比鄂豫皖苏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更大。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后,大别山解放区军民与国民党“清剿”部队进行了反复拉锯斗争,一直坚持到三大战役结束,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南下,大别山区人民迎来了最后的解放。抗日战争时期,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一个主要特点是孤悬敌后,与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根据地隔离,长期被日伪军包围。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区是中原突围的出发地,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主要突击方向,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的落脚地,这些斗争,彰显了大别山区军民不畏强暴、顽强拼搏、勇挑重担、敢于进取的优秀品格,进一步丰富了大别山精神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别山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滋养。大别山区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与以“筚路蓝缕”“抚夷属夏”等为特质的荆楚文化交融汇集之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民族性格”“实事求是的知行方式”“民惟邦本的民本意识”“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党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中,在大别山的革命斗争中不断革新和发展,成为孕育大别山精神的文化底蕴。

  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大别山精神孕育形成的实践基础是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这一奇迹时间跨度长、影响范围广、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丰富的特点,决定了大别山精神是对贯穿大别山区各个革命阶段的、最为鲜明、最富个性的精神特质、精神品格的集成和凝练,决定了大别山精神内涵上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不畏牺牲、坚守信念。自1921年11月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在黄冈建立中共陈策楼小组后,大别山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从未动摇对共产党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革命必然成功信念的坚定追求。从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从红四方面军西征、红二十五军长征、中原突围到晋冀鲁豫野战军转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多次进出大别山,每次主力部队转出,老区人民都要遭到敌人的残酷“清剿”扫荡。面对敌人的屠刀,大别山区数十万子弟前赴后继投身革命,“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一根筋,不二心”,先后有20万大别山儿女献出宝贵生命,在册的烈士达13万多,当时人口不足十万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牺牲。商南起义领导人之一詹谷堂,被捕后面对敌人的酷刑,始终坚守党的秘密,痛斥敌人“共产党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分布在全中国、全世界。你们能杀我詹谷堂,但灭不了共产党!”牺牲前用鲜血在监狱墙上写下“共产党万岁!”中原军区主力突围后,刘名榜带领中共罗礼经光中心县委和游击队一直在经扶、罗山、黄安、麻城等地坚持斗争。他们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一连数月被敌人围困在深山密林中。敌人把刘名榜的母亲和妻子带到山上喊话,要挟刘名榜屈服,而刘名榜却鼓励同志们:“无论斗争多残酷,生活多艰辛,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决不让大别山革命的红旗在我们手中倒下!”在他的率领下,游击队多次主动出击敌人,在大别山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长期严酷的斗争中,烈士鲜血浸透了大别山的山山水水,可谓“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大别山人民靠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靠着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念,屡扑屡起,愈挫愈勇,使革命的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上。

  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与中央革命根据地遥相呼应,对土地革命发生了重大影响。从鄂豫皖苏区西征的红四方面创建川陕苏区,在大西南播下革命种子。中央红军长征后,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进行长征,成为最先到达陕北的第一支主力红军,与西北地区红军一起打破敌人重兵“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中原突围前,李先念等率中原解放军坚持战斗在大别山区,牵制吸引大批国民党军队,为全国其他解放区作好战争准备争取了时间。中原突围中,皮定均率一个旅的兵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完成任务后率部从大别山向东突围,胜利到达华东解放区。1947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作为主要突击方向。在鲁西南战役刚刚结束、伤员安置、后勤补给尚未就绪情况下,刘邓大军果断行动,千里跃进。邓小平明确说:“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在三个月内,陈粟、陈谢能大量歼敌,江汉、桐柏及豫陕鄂区、淮河以北地区能深入工作,对全局则极有利。”多年后,邓小平还回忆说解放战争时期有很多重担,最重的担子是挑挺进大别山这副担子。坚定的大局意识,困难前面绝不退缩的革命担当,决定了大别山的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大局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同甘共苦、万众一心。在28年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区的党组织和人民军队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鄂豫皖苏区人民几千年来第一次分得土地,在政治上获得解放,在经济上翻了身,文化教育权利首次得到重视。党一心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就成为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黄安战役中,人民群众纷纷参军参战,“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支援红军取得胜利。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时,新四军五师副政委陈少敏赤脚下田帮助抗日军人家属和缺少劳力的农户犁田耙地、薅锄收种,朴实亲民的作风深受边区群众的爱戴。“陈大姐,种白菜,又肥又大人人爱”,这首歌谣一时传遍中原广大乡村。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后,邓小平在接见坚持在当地开展游击战争的刘名榜时指出“我们离了党的领导,活不成!离开了人民,离开了枪杆子,更活不成!”“我们要重建根据地,同样要靠群众的支持,靠枪杆子。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动群众,支持主力部队,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大别山党和人民军队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扎根在人民之中,这是大别山红旗28年不倒的力量支撑。

  排难创新、敢于胜利。大别山地理位置重要,敌人扑灭这里革命烈火的企图始终没有停止,在这里开展革命斗争,既要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也要有独立自主、排难创新的精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等在领导鄂豫皖苏区红军的军事斗争中,总结出了“集中作战,分散游击”“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等游击战术7原则。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并取得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次进攻性战役胜利,在战役中红四方面军创造的避强击弱、包围迂回、围点打援等战法,为中国红军战略战术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地域广大,长期孤悬敌后,部队发展、根据地建设全靠边区军民独立自主进行。尤其是和三五九旅创建的鄂豫皖湘赣根据地,展现了党中央和豫鄂边区军民经略中原坚定信心和决心。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后,后勤支援无着,刘伯承、邓小平等与战士一道,亲自动手,自力更生解决棉衣和供应问题。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在各个时期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方方面面,支撑着大别山军民排难创新,克服一切困难,迎来了最终胜利。

  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当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这是一场任务更为艰巨的大考。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奋力实现“两个确保”战略目标,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汇集磅礴力量。

  一是要坚守信念,敢于斗争。信仰信念任何时候至关重要。对共产党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大别山军民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靠坚定信仰信念、不畏牺牲,赢得革命胜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更要坚定信仰信念,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特别是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懂立场观点方法,学懂道理学理哲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胸怀全局,不负重托。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人口多,底子薄,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具有重大影响。习近平在视察河南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要求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和重托。这就要求我们像当年的刘邓大军那样,始终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勇挑重担,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在变局中育先机开新局,努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向着“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不断迈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和中西部创新高地、幸福美好家园。

  三是要依靠人民、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时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革命战争年代,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残酷,无论付出多么大的牺牲,大别山人民都与共产党不离不弃,给予了党和人民军队无私的支援。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党克服困难、最终坚持到胜利的关键。在新时代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攻坚克难最前沿,竭尽全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终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带领人民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四是敢于斗争、勇于胜利。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的斗争多次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和困难,靠着不怕牺牲的进取精神,开创了革命新局面。今天,实现“两个确保”、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还有不小的困难。尤其是农村面积大,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我们仍要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攻坚克难,做到脑子里有思路、眼睛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着力破解发展难题,补改革短板,强创新弱项,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尤其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嘱托,大力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工作,解决老区人民的期盼和关切。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精神激励大别山人民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在新的征程上,大别山精神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用革命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坚定初心担当使命,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作者:张守四 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