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代表通道”在河南人民会堂举行

时间:2019-01-19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11月19日,《河南日报》一版、六版刊发长篇通讯《扎根太行一崖柏》,讲述基层干部赵化录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引发了各地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

    18日上午,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会议开始前,第二场“代表通道”在河南人民会堂如约举行。第二批6名代表中,记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省人大代表、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通道上,他就如何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讲述自己扎根基层的故事。

    此外,其余5名代表还从乡村振兴、文化自信、历史遗迹复兴、基层医疗、环保生态等方面娓娓道来,展现履职担当新作为,也反映了河南砥砺奋进新气象。

    【做法1】建立镇一级便民服务中心,把所有职能站所囊括其中

    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想落地生根,需要乡镇干部扎实工作。作为一名干了20多年的乡镇党委书记,赵化录是如何带领党员干部去打通这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让干部沉下去,到群众当中去。”赵化录介绍说。他有个“葫芦说”:“乡镇干部不能像井里的葫芦,从井口看是沉在下面,从井底看却是浮在上面。”为此,他带领乡镇干部大范围开展了“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大走访、记民情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了。

    “群众办事难,不是找不着门,就是找不着人。”赵化录说,触动他的是有一个在市里退休的老干部,需要回原籍开一个身份证明,一点小事,却用了三个月来回跑了6趟还没办成。通过这件事,反映出一个共性问题。赵化录下定决心,要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随后,他们建起镇一级的便民服务中心,把所有的职能站所都囊括其中,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办清所有事”。村村都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让群众什么时间都能找到干部,“群众动动嘴,干部来跑腿”。

    【做法2】党员干部带头干,冀屯金针菇走上百姓餐桌

    在实际工作当中,赵化录也深深地感到,做好农村工作,不仅仅是少数干部的单打独斗,要发动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2018年镇里村两委换届,选举出了200多名村两委干部,1800多名党员,推选出了1066名村民代表。在推广食用菌种植的时候,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带头建大棚,做示范,取得效益以后,带着大家伙掀起了搞大棚的高潮,一年就建起了1万多座食用菌大棚。有了这个基础以后,成功吸引来了投资11亿元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项目。“每10人当中,就有两个人吃的金针菇来自我们冀屯。”

    “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赵化录说,落实好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政策,打通“最后一公里”,不能等,不能靠,不能要,必须干。

    【好声音1】樊秋红:用32年成长为职业农民,曾1个月瘦30斤

    “用了32年,成长为一名职业农民。”省人大代表、三门峡市思瑞达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樊秋红说,做农业要耐得住寂寞。2011年,她种植了150亩番茄,和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的有300多亩,但那一年番茄价格很低,最终,她决定履行协议,赔了70万收购农民的番茄。一个月体重少了30斤,但是她收获了农民朋友对她的信任。通过对市场的调查,摸清了市场对番茄品质、供应时间空当的需求,“不是菜种好了就会有效益,一定要与市场接轨”。此外,当好新型职业农民,还要依靠科技。她成立了全国首家适地高山育苗基地,能比普通种苗亩增产3000斤以上。

    【好声音2】郝彦洁:洛阳将再现隋唐时期都城轮廓

    洛阳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洛阳在加快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都做了哪些工作?

    省人大代表、洛阳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总规划师郝彦洁介绍,由于年代久远,大量的历史印记被深埋地下,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地上遗存不多。

    近年来,洛阳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谋划实施了一大批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项目。省委、省政府每年给予3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洛阳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目前,历史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已经陆续建成。建成后,将再现隋唐时期47平方公里的都城轮廓。让人们更直观地触摸历史,感知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好声音3】王海蛟: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河南是人口大省,如何推进全民健康?在基层工作了几十年的省人大代表、漯河市中心医院院长王海蛟表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能够让老百姓就近看病、看大病、看得起病,就是对全民健康最有力的支撑。

    王海蛟说,老百姓折腾到大医院看病,确实难,这背后和基层医院在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不够强有关。好在,这些年来,政府通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大公立医院资金投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基层医院得以快速发展。

    其中,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基层医疗机构在人才引进培养、设备购置、基础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有了保障。同时,还采用了人才下沉、技术下沉、平台下沉等多项举措,使上下级医院之间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等,让基层医院强起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好声音4】付继恩:创新让河南杂技站好国际舞台

    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杂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校长付继恩原来是一名杂技演员,他见证了河南杂技的传承创新之路,也对文化强省、文化自信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初带队到美国参加商演,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演出市场,只能通过外国中介,被戏称为国际演艺劳工。”付继恩开始思考,我们传承3600多年的杂技艺术为什么在国外没有市场?他认为是缺少创新。随后,他改变了过去杂耍、竞技等单一的表演模式,实现由节目到剧目的创新,既有感人故事又有视觉震撼,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杂技节目《水秀》自2009年首演以来,接待国内外观众500万人次。并在美国密苏里州购买剧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演艺集团”。“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传承创新好河南杂技文化,站好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好文化自信。”

    【好声音5】刘萍:让绿水青山成为新常态

    如何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省人大代表、鹤壁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萍从家乡的两条河说起,呼吁大家提高环保意识,共防共治。

    刘萍说,家乡的淇河曾遭遇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通过持续的流域治理及生态建设后,又焕发了新的英姿!2012年的一天,她和技术人员在淇河上游的盘石头水库发现了被称作“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大家激动地感慨:“真没想到!”

    另一条河是汤河。曾经,河里有小鱼小虾,后来,河两岸有不少企业,河水一度受到污染,鱼虾没了,好在,经过治理后“臭水河”又变成了“景观河”,汤河下游的鹤鸣湖时隔30年再次迎来了白天鹅。“环境连着你我他。”刘萍说,“只要大家都能提高环保意识,共防共治,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就能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新常态!”

    【延伸】“从我家乡来”,她带了番茄苗

    在代表通道之外,记者见到了樊秋红,这次参会,她从老家带来了几株番茄苗。绿油油的,煞是好看。这么娇嫩的番茄苗,是如何长途颠簸带到郑州却又完好无损的?

    “通过快递来的!我们现在售苗,也经常采用快递。”樊秋红笑着说,如果现在去到基地的大棚,那个场景真的是让人觉得充满了希望,每一株预计可以为农户带来5~10块钱的收入。“在我们的眼里,把每一棵苗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护。”

编辑:田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