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教育”支出已成为河南财政第一大支出

时间:2016-11-18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教育”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近几年,河南省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人们也把更多目光投向教育事业,而作为教育中“分量”最重的义务教育更是备受关注。目前,河南省义务教育实施推进情况如何?义务教育发展又面临哪些问题?

    11月16日,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义务教育“一法一办法”),针对河南省义务教育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投入:教育支出已成为河南财政第一大支出

     如今,义务教育已经迈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两基攻坚”到“质量提高”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蒋笃运表示,全省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超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规定巩固率一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我省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各级财政逐步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已成为我省财政第一大支出。

     据统计,2013年一2015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义务教育支出累计2162.4亿元,年均增长8.8%。

     2013年以来,全省共筹措资金343亿元,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受益学生约3456万人次。

     此外,截至2016年6月,我省针对在农村贫困地区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五年规划(2014 - 2018)”,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27.67亿元。

     成绩: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已达86%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我省做出了哪些成效?

     蒋笃运指出,在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方面,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70.87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28%,基本做到了“应入尽入”。

     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生278. 92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20.79%,落实了“五个一”的措施,不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管理。

     实施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已达86%,且单独核定特殊教育公用经费,2016年补助标准年生均6000元。

    此外,固始县投资上亿元新建国机励志学校,用于解决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子女和留守儿童上学难问题。郑东新区专门投入30万元,建立自闭症儿童资源教室,为特殊儿童的平等入学提供保障。

    现状:“教育公平”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我省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

    蒋笃运指出,就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义务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仍不均衡,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些热点问题尚未能有效解决。

    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还有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问题,他们在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教育资源上也是难上加难,这些都无不质问着“教育公平”。

    蒋笃运表示,弱势群体子女入学情况仍有待改善。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情感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特殊教育仍是薄弱环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低于普通儿童,辍学率高于普通儿童。

    蒋笃运提出,农村学校分布广、数量大、基础差、底子薄,“全面改薄”仍需加大力度。与城区学校相比,在教师素质、学校仪器设备、图书馆建设、实验条件、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社会公认的重点学校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影响深远,由此产生的大班额问题仍然存在。

    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

    针对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蒋笃运建议,各级政府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一是完善办学标准。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研究确定学校规模,指导地方制定适合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办学标准。坚持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避免同一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别过大。

    二是尽快启动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局,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严格执行撤并程序,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撤并后的教育用地不可挪作他用。

    此外,还要关注城区学校建设,根据学龄人口的增加,建设新校,扩建老校,切实化解大班额等问题。

    三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镇户籍的适龄少年儿童享有同等待遇,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

 

编辑:河南人大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