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脱贫攻坚

时间:2016-11-15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近日就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带领8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回答询问。

  这是自2011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以来,副省长首次到会应询。会场之内,另外一个特殊群体也首次旁听了专题询问,他们是来自全省12个贫困县的13位农民。

  为脱贫提供强有力政治保障

  山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有36个国定贫困县,7993个贫困村,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每年必须保持减贫50万以上的速度,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连区中,我省就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实现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请问,省政府将采取什么重大的、特别的措施?”常委会委员谢海首先发问。

  “第一,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二,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初步建立‘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工作制度和推进机制。第三,推出超常规举措,切实把‘五个一批’的任务落到实处。第四,积极探索创新,整合要素资源,强化脱贫攻坚的政策支撑。”面对委员提问,副省长郭迎光回答道。

  随后,围绕四个方面,郭迎光详细阐述了省政府采取的措施。

  “尤其是切实加强资金项目监管,坚持扶贫工作和廉政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出台了资金使用、工程建设、全方位监督和责任追究等9条规定,查处执行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等违规违纪问题,坚决把‘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郭迎光着重强调道。

  听着郭迎光的回应,谢海连连点头,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创新完善财政机制支持脱贫

  “目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财政能不能或者说怎么样继续支撑扶贫开发工作?”石金鸣委员对财政支持扶贫工作更感兴趣。

  “这个问题问得好。”省财政厅副厅长黄庙回答道:“当前,我省财政确实面临很大压力,但扶贫工作不能放松。为确保我省脱贫攻坚任务按期完成,我厅起草制订了《关于创新完善财政政策全力保障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确保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提出了创新完善五大机制、实施24项政策保障措施。”

  五大机制包括,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创新扶贫资金筹措机制,创新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新机制,健全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具体措施上,比如,加大对贫困县倾斜支持力度,自2017年至2020年要在现有用于贫困县资金所占比重基础上同口径年均增长10%;推进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省财政对58个贫困县平均补助比例,从2017年起由原来的40%每年增加10%,到2020年达到80%。

  “此外,为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各项要求,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引导作用,省财政将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清理归并现有扶贫专项资金、取消贫困县的配套资金政策等措施,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加大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的支持力度,提高一般转移支付比重,增强贫困县县级财政保障能力,确保年度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量和增幅‘双增长’。”黄庙这样说道。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欠缺是造成‘能力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研究证明,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贫困人口脱贫的可能性就能提高12个百分点,特别是能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请问,我省贫困地区的教育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怎么解决?”李洪委员这样问道。

  “教育扶贫在扶贫攻坚中具有重要意义,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方面原因,教育的城乡差距在一些贫困地区比较突出。”省教育厅厅长张文栋说,基础教育方面,农村学校不断萎缩,办学资源闲置,办学条件城乡差距较大。而在职业教育方面,观念落后、投入不力、实力不强的问题比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张文栋表示,教育扶贫要做到“六个精准”。一是“精准建设”。以贫困县为单位编制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学校,抓好农村幼儿园项目建设,实施好“全面改薄”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二是“精准招生”。进一步推进招生改革,加大优质高中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学生比例,实施好国家贫困地区高校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让更多贫困家庭子女进入优质高中、重点高校。三是“精准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高中阶段,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免除学杂费。职业教育阶段,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补助政策的全覆盖,逐步提高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期间的资助水平。大学阶段,完善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高校内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大学生。四是“精准培训”。职业教育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满足就业需求能力为核心,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建设实训基地,配备专业教师。让贫困学龄人口拥有一技之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培训。五是“精准帮扶”。建立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和资金保障措施,开展58个贫困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对口结对帮扶工作。六是“精准发力”。建立以资金为基础、以项目为手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精准教育扶贫管理机制,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健全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乡村教师和经济困难教师待遇,推动城镇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一“保”一“控”斩断因病返贫

  李思进委员关注的是健康扶贫:“目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数在贫困人口中占比不小,尤其是患大病、长期慢性病使贫困家庭背上沉重的负担。请问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如果是大病,是纳入贫困户实行长期救助还是实行一次性救助?”

  “我省健康扶贫提出的最基本的思路就是‘保’和‘控’,‘保’就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控’就是控制医疗费用。”省卫计委副主任武晋回答。

  武晋进一步介绍说,在医疗保障方面,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并实行政策倾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降低大病报销起付线。二是探索建立对住院重大疾病的特殊保障机制,将恶性肿瘤、尿毒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4种重大疾病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0%。三是建立市级统筹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基金由新农合当年筹资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通过政府招标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四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五是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

  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将通过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措施,控制贫困人口大病治疗费用,有效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费用负担。具体措施有,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免除农村贫困人口在省内新农合定点医院普通门诊挂号费;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

  “对于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我们将进行分类救治。”武晋说,2016年起选择疾病负担较重的大病进行集中救治;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定期治疗和康复管理。

  两个小时的专题询问中,11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相继提问,各位应询人员作出了详尽回答。

  “这次专题询问涉及的都是我们农村的事、农民的事,领导们讲得非常具体,很接地气,我回去得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参加旁听的高平市东城街道办南李村董树乔说。

 

编辑:河南人大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