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不是“包袱”是希望

时间:2016-01-27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全面,最突出的短板是农村的贫困人口,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实现兰考、滑县率先摘帽,全省10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帽”,一朝能否顺利摘除?

  “基础扎实,信心十足。”省人大代表、兰考县县长蔡松涛表示。对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制定帮扶措施,兰考村村有脱贫规划、户户有脱贫措施,去年全县已实现4.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占贫困人口总量的91%,脱贫攻坚任务大头落地,对兰考今年“率先脱贫”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关键,兰考今年摘帽,发展底气也来自当地探索建立政府、金融、企业“三位一体”的金融扶贫模式。前不久,兰考在全国率先为整县扶贫上了“保险”,政府拿出1000万元保费资金,撬动40多亿元保险保障金,为全县所有贫困人口提供包括生产、生活在内的风险保障。蔡松涛表示,充分发挥金融对脱贫攻坚的助推作用,今年上半年,县财政将再拿出20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贷款2亿元,为脱贫户就业及发展产业提供金融保障。

  相对于去年12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的脱贫任务定为100万人,目标为何降低了?

  “100万人的脱贫目标非常符合客观实际。”省人大代表、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张成智表示,我省现有的450多万贫困人口,都是多年脱贫工作中的“硬骨头”,多数处于偏远山区,发展意识较弱,劳动技能较差,“适当降低年度扶贫目标,是因为扶贫任务异常艰巨,也是为了保证脱贫的稳定性”。

  确保“十三五”脱贫攻坚2016年首战必胜,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也在精准。张成智说:“事实上,精准扶贫是新的发展理念,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脱贫离不开产业项目支撑,而这些项目多数是有效益的发展,把脱贫攻坚同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有效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这个方面看,精准扶贫不是包袱,而是希望。”

  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省政协委员、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曾德亚建议,在落实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脱贫成效的精准,不搞大水漫灌,克服“差不多思想”,强化扶贫标准意识,真实干,真扶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用人民群众的评价来衡量和检验扶贫成果。

编辑:河南人大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