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贴述职报告向选民汇报工作

时间:2008-02-21  来源: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月25日,信阳市浉河区人大代表汪智平终于把自己的23份述职报告全部贴在了自己的选区。

  其间,他曾经接到电话,指责这是为自己歌功颂德。不过,他并不计较,他认为这是人大代表对选民应尽的义务。

  在中国上千万的人大代表中,此举仍属个案。一般情况下,人大代表往往选择向人大常委会或者选民代表述职,而不是面对全体选民。

  汪智平说,公开述职,能够保障选民行使知情权、评判权和监督权。阳光之下,“挂名代表”、“荣誉代表”将无处藏身。

  人大代表由选民选出,理应向选民述职,这是常识。回归常识将推倒多米诺骨牌,推动中国政治生态的改变。

  ●人大代表向选民公开述职

  1月24日,在信阳市园林处家属院门口,5页A4纸并排贴在墙上。这是一份白纸黑字的人大代表年度述职报告,完好无损。

  张贴人是汪智平。他去年1月当选浉河区第三届人大代表。其行政职务是信阳市市政管理处工会主席。

  相同内容的述职报告被汪智平贴到23个地方。选区内的自来水公司、南湾水厂、燃气公司选民,尽管散布在信阳市区或者远郊,但都能看到这份述职报告。汪智平说,基本覆盖了2281名选民办公区和生活区。

  1月10日起开始张贴、记者发稿时刚张贴完的这份述职报告,以4000字阐述了3个部分内容: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的履职情况、2008年的履职打算、5年任期的远景规划,并留下了自己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

  汪智平的述职报告很务实,其中写道:“肖启玉的遗属补助问题已经以书面形式答复;自来水公司的职工工资过低的问题得到改善;1997年、1998年、1999年军转干部的住房补助问题已圆满解决;污水公司的养老保险问题已经落实;燃气公司的养老保险问题正在办手续;退休职工医疗费报销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在解决中……”

  他的5年远景规划是,要让80%以上的选民对他的工作表示满意,为本选区的选民解决80%以上的历史遗留问题。

  ●有人说他是在歌功颂德

  汪智平公开张贴述职报告引起了信阳市民的关注。出乎意料的是,他得到的反馈只有两个电话,且全是批评。

  汪智平笑着说:“一个电话认为我是作秀,另一个电话让我少说多做,不要歌功颂德,公开表功。”

  他没有生气,而是坦诚地与他们交换了看法。“这些想法很正常,我能理解。现在许多人想方设法出名,让大家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

  更重要的是,人大代表述职,是《选举法》和《代表法》要求的,不述职是违法的。

  法律明确规定的述职方式有两种,一是向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述职报告,不用与选民见面;二是人大代表与50名左右的选民代表见面,口头述职,选民代表当场测评。

  让人们不适应的是,汪智平选择了另外的公开述职方式。这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是汪智平在完成两种传统述职方式之后多做的“作业”。

  信阳市燃气公司工会主席周雪用“敢说敢做”评价汪智平。对于张贴述职报告,她说:“这样让大家知道人大代表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确实在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这样,以后有啥事就敢找他。”

  浉河区人大选工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人大代表述职工作是接受原选区选民的监督,至于采用哪种方式,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作为工作部门,我们要有序、有组织地开展工作。能不能公开述职,我们一直在探讨。”

  ●为当人大代表准备了7年

  “没有人要我这么做,不过,我没有当人大代表的时候就计划好这样做了。”汪智平说。

  今年48岁的汪智平曾在部队服役15年,1993年转业后相继在信阳市节水办、园林处、城管局和公用事业局工作。他原本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000年,他在不惑之年遇到人生挫折,发现为官之路很难走,开始研究人大制度、相关法律,最终把做个有作为的人大代表当作人生努力的方向。

  许多人认为,人大代表的作为不大。正是如此,汪智平才认为,他会有更多“有为”的空间。他说,社会生活的现状呼唤人大代表进一步凸显其作用,更加注重选民的个体要求。

  2007年初,浉河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汪智平意识到这是他此生最佳的参政机会,不能错过。于是,他走到选民中间了解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充分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像答记者问一样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30人联名推荐了汪智平为候选人。之后,他把参选纲领贴到了选区的各个地方,告诉选民自己有什么资格当人大代表、当上人大代表后要为选民做什么事。

  据知情人士讲,汪智平走到群众中间“拉票”的方式尽管没有被法律禁止,但其“出格”做法还是让习惯政府推荐候选人的有关领导很紧张。

  最终,汪智平由非正式候选人转为正式候选人,高票当选区人大代表。

  汪智平为当人大代表准备了足足7年,一上任便是成熟的人大代表。上任一年,他编定了一本厚140页的选民名册。“名册里的2281人和他们的家属是我的服务对象,只要他们来找我,我就帮他们办事”。

  ●向选民述职是回归常识

  汪智平认为,向人大常委会述职是官僚做法,不向选民述职,剥夺了选民的知情权、评判权和监督权。而向选民代表述职的方式,给部分人大代表操控测评结果提供了机会。

  “这是相关法律对于述职规定的缺陷。”他说,人大代表述职是接受选民监督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法律对人大代表述职环节能够严格地要求通过各种方式面向全体选民,那么人大代表就会有服务选民、监督政府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转到上一级的人大代表,转到“一府两院”。如果放大到全国,政治监督链就会比较粗壮,社会就会更和谐。

  河南省人大代表尹志国认为,这一述职方式创新没有违法,而且“他为选民真正做了事情,才敢这么大胆地去公开述职”。不过,如果人大代表都要这么做,时机还不成熟。

  《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指出,人大代表述职彰显了权力机关运作走向更加公开、公正的程序要义。一些人大代表害怕述职,真实的心态是怕自己没有很好履职的状况暴露在阳光下。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心态正表明向选民而不仅是向选民代表述职的威力。

  以尖锐议案闻名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高度评价汪智平的做法。他说:“这是非常好的,起到导向作用。随着民主的发展,我相信中国会走到这一天,就是人大代表以公示的方式述职。咱们的官员也应该在自己届满的时候向人民公示述职情况。”

  汪智平公开述职看起来事情不大,“如果每一级人大代表都这么做,确实如汪智平所说的那样让各级政府形成压力,社会民主政治就会往前推进一大步。”王全杰说。

  “人大代表人民选”,因此,人大代表向选举单位、选民述职是理所应当的。王全杰说:“正常的东西被当成稀罕物,顺理成章的事被当成稀罕事,比如县长、省长上任前公布财产是义务、必须,现代人却觉得很奇怪。这是制度不太成熟的表现。”

  如此看来,回归常识将是人大代表制度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

编辑:河南人大网编辑部